權利感背後的心理學

擁有權利感意味著什麼?

權利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它基於一個人的信念,即他們應該因自己沒有獲得的東西而獲得特權或認可。

有這種感覺的人傾向於相信世界欠他們一些東西,但沒有任何回報。

某人產生權利感的可能原因有很多。

有些人認為,如果孩子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一切,卻沒有學會如何獲得這些東西,就會導致他們在成年後期望得到同樣的待遇。

另一方面,某些人格障礙,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 (NPD) 或反社會人格障礙 (ASPD),可能會導致權利感。

某人有權利感的跡象

一個有權利感的人可能會給人一種極度自信的印象,或者相信他們應該從任何特定情況中受益。 

當有權利感的人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時,他們可能會憤怒或沮喪地猛烈攻擊他人。他們的態度可能經常波動,尤其是當事情不按他們的意願發展時。

這類行為可能源自於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受到欽佩和尊重的信念。

儘管他們可能給人一種大膽的個性或強烈的自信感,但許多有權利感的人可能會經歷個人的不安全感。他們可能表現出的尋求關注的行為也會使他們與生活中的親人疏遠,從而導致進一步的痛苦。

了解權利感背後的心理

關於為什麼有些人可能會產生權利感有許多理論。下面,我們將深入討論其中的一些。

被寵壞的孩子

父母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自信、滿足。這可以是一種健康自然的衝動,但是當父母犯下總是說「是」的錯誤時對他們的孩子來說,它可以逐漸灌輸一種權利感。 

這種行為在幼兒期經常被允許,可能會讓易受影響的孩子相信這些犧牲是一生中可以接受的模式和行為。

那些總是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並且不需要因為良好行為而獲得獎勵的孩子可能會成為期望別人屈服於他們的要求的成年人。作為成年人,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有效溝通,並且可能難以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或維持穩定的就業。

試圖過度補償過去的錯誤

在某些情況下,在經歷虐待、不公平或忽視後,有些人會產生特權態度。

例如,一個被剝奪了愛和感情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向別人索取愛和感情,因為他們在年輕時沒有得到它。一個從未被選入全明星隊的青少年最終可能會長大後相信他們應該執教一支只有最好球員的球隊,並且如果允許不是傑出運動員的人加入球隊可能會感到沮喪。 

人格障礙

對某些人來說,權利感可能是人格障礙的結果,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NPD)或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

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改變。患有 NPD 或其他人格障礙的人可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優越,對其他人的價值有偏見,並且可能不喜歡遵守規則。他們可能表現出高度的自我價值感或誇張的自尊感。

一個人如何克服權利感

人們可以採取多種策略來減少權利感,並用真正的自尊和感恩取而代之。如果你認識一個有權利意識的人,他們可能會從下面的一些策略中受益,但讓他們在這方面努力可能很困難。無論如何,當您考慮如何與他們互動同時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時,記住這些策略可能會有所幫助:

  • 他們可以嘗試停止將自己與他人比較。有權利意識的人可能會受益於記住他們不需要與他人競爭並且他們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 一個有權利意識的人可能會受益於思考他們想要實現的目標並列出他們願意為實現這些目標所做的事情。
  • 對於有權利感的人來說,學會不因暫時的挫折而灰心可能很重要。他們從自己實現目標中獲得的感覺可能會比不付出任何重大努力而獲得某些東西要強烈得多。
  • 有權利的人可能會從嘗試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中受益。這可以讓做事僅僅因為它們是正確的而感到有回報。
  • 努力活在當下可能對有權利感的人有幫助。他們處理過去挑戰的方式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觀點,但他們可能會學會活在當下,而不是認同過去的負面經驗。
  • 當一個人有權利感時,他們可能會從練習以尊重、同情和感激的態度對待他人中受益。如果他們真誠地善待他人,並致力於無私的行為,而不期望得到回報,那麼其他人可能會渴望將同樣的善意回報給他們。

對權利問題的治療支持

雖然獨立應對個人挑戰的想法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有時一個人可能需要一些支持。在有執照的諮商師的支持下,有權利感的人也許能夠學習改變行為並與他人友好互動的方法。如果您認識有權利意識的人,他們可能會猶豫是否要親自去看治療師。如果是這樣,他們可能更願意接受線上治療。 

此外,與有權利意識的人建立關係也可能具有挑戰性。與有執照的諮商師討論處理此類關係的方法,同時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對您有所幫助。

研究表明,線上治療是治療多種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方法。由於忍受過去的創傷而產生權利感的個人可能會受益於基於互聯網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治療 (PTSD),已被證明可以在五週內減輕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嚴重程度以及憂鬱和焦慮的共病,並且這些結果在三個月後仍然有效。

雖然 NPD 和 ASPD 等人格障礙確實難以治療(有時是由於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拒絕尋求治療),但那些尋求支持的人在線上介入中取得了成功。在利用網路提供的人格障礙介入措施的研究進行的文獻綜述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研究有望減少人格障礙的症狀。其中幾項研究涉及使用行動應用程式作為傳統面對面治療的補充,參與者認為這些應用程式有用且可行。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Колонка здоровья

View all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進入身體之後會發生咩事? 食牛肉之後,身體會進入「高蛋白消化模式」: 胃部階段:胃酸(pH約2)與胃蛋白酶一齊將牛肉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鏈。此時釋放「胃泌素(gastrin)」促進更多酸及酶分泌。 小腸階段:十二指腸接收食糜後,胰臟釋出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臟釋出膽汁乳化脂肪。 ...
從嗜睡症、慢脈搏到米諾地爾 (Minoxidil) 的全身動力學

從嗜睡症、慢脈搏到米諾地爾 (Minoxidil) 的全身動力學

當身體進入「慢模式」——嗜睡症與自律神經的連結 嗜睡症(Narcolepsy)是一種大腦覺醒系統的紊亂,患者在日間容易突然進入睡眠狀態。但其實,嗜睡症不止影響「睡眠」,還會影響全身的 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自律神經負責調節: 心跳快慢(交感與...
降血壓,唔一定靠藥!了解身體機制,從生活開始調節

降血壓,唔一定靠藥!了解身體機制,從生活開始調節

高血壓唔係「年紀大」嘅專利,愈來愈多年輕人都有血壓偏高。其實,血壓高並非只係「壓力大」咁簡單,而係整個身體系統出問題:心臟、血管、腎臟、神經、荷爾蒙都有份參與。

原糖 vs 紅糖 vs 白糖:哪一種更健康?

原糖 vs 紅糖 vs 白糖:哪一種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糖有「原糖」、「紅糖」與「白糖」。三者外觀、味道甚至用途都略有不同,但在營養與健康層面上又有幾大差異。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它們的製作方式、特性與對身體的影響。

籃球係有氧運動嗎?— 一文睇清有氧同無氧運動嘅分別、好處同平衡之道

籃球係有氧運動嗎?— 一文睇清有氧同無氧運動嘅分別、好處同平衡之道

籃球係全球最受歡迎嘅運動之一,無論係街場隨意投籃、定係正式比賽,都可以幫助身體活動。但你有冇諗過,籃球到底屬於「有氧運動」定「無氧運動」?兩者又有咩分別?點樣玩先至最有益身體?

本文會同你用簡單角度拆解「有氧」同「無氧」嘅概念,並講解籃球點樣同時結合兩者,最後再分享點樣令你嘅籃球運動更健康、更有效。

男士禿頭對策:了解雄性禿與5%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原理

男士禿頭對策:了解雄性禿與5%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原理

雄性禿是什麼?為何只在頭頂出現? 好多男士年過25歲開始發現頂部頭髮越來越稀疏,但前額線卻似乎仍然正常,這情況其實非常典型。這種情況稱為 雄性禿 (Androgenetic Alopecia),是男性最常見的脫髮原因之一。 主要成因來自兩方面: 遺傳基因: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禿頭問題,後代的...
發現死老鼠點處理?

發現死老鼠點處理?

喺屋企、後花園、廚房甚至車房發現一隻「死老鼠」唔係罕見事,但好多屋主第一時間會「嚇親」或者「即刻掃走」。其實咁樣反而危險!
死鼠可能帶有漢他病毒、鈎端螺旋體病、沙門氏菌等病原體,一旦處理唔當,吸入塵埃或者接觸體液,都可能感染疾病。以下教你一套澳洲、香港、台灣都適用嘅安全清理步驟。

老鼠與大鼠的衛生影響:對人體與家居健康的真正威脅

老鼠與大鼠的衛生影響:對人體與家居健康的真正威脅

「老鼠」同「大鼠」雖然都屬於齧齒類,但牠哋對人類健康嘅影響有明顯分別。本文會詳細講解牠哋嘅衛生差異、疾病傳播途徑、同預防方法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 從健康、醫療金融到商業模式的全球比較與啟示 在香港「低空經濟」監管沙盒下,無人機由數碼港跨海至長洲醫院,約 12 公里航線僅需 18–20 分鐘,相比傳統 45–65 分鐘大幅提速。本文聚焦醫療價值、醫療金融回報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