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的驚人好處

各種各樣的煩惱

擔憂有消極和中性兩種定義。研究氣候變化的心理學家將其描述為一種情緒狀態,通常會激發行為反應,以減少威脅。將擔憂與普遍擔憂區分開來的是它的情感本質以及它使人們為改變做好準備的事實。

然而,心理學家也將擔憂定義為涉及對未來的不愉快和持續想法的情緒體驗。不可否認,擔心有很多害處。例如,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存在“有限的擔憂池”,因此對一件事的焦慮會抑制對其他事情的擔憂。

極度擔憂與較差的身心健康有關,其原因包括睡眠中斷和避免癌症篩查。極端、抽象和自動的擔憂——頻繁且難以控制——與廣泛性焦慮症有關。與專注於特定離散問題的擔憂相比,已經泛化到許多不同問題的擔憂更有可能是無益的和有問題的。

但在更溫和、局部的層面上,擔憂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在容易發生野火的澳大利亞州,研究人員發現建設性的擔憂與野火準備有關。它與更好的學習成績和更多的戒菸嘗試相關。一項研究發現,對氣候變化的擔憂是氣候政策支持的最強有力的預測因素(表明環保主義者訴諸公眾的擔憂而不是他們的恐懼可能更有效)。由於擔憂是著眼於未來的,與對過去的沉思相比,它具有很大的適應性潛力。

為此概述了三種機制。

  1. 首先,通過擔心某事,我們更有可能想到採取行動的理由並有動力去做某事。
  2. 其次,擔憂是做事的提醒——實際上,未解決的不確定性或擔憂不斷浮現在腦海中,作為確保我們嘗試解決它的心理過程
  3. 第三,擔憂可以涉及有效的準備、計劃和解決問題。

就像壓力和表現之間的關係一樣,沃特金斯說擔心和樂於助人之間似乎存在倒 U 形關係:太少,你沒有足夠的動力;太多了,你就癱瘓了。

例如,從對氣候危機的深切關注所帶來的一系列情緒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氣候倦怠會抑制行動,而氣候焦慮會導致精神麻木。但是理解、抑制和重新引導這些也可以激髮變化。

就像任何情緒一樣,擔心也有它的作用。這是一個信號。它本質上是將我們指向可能即將到來的事物,並在那裡引起我們的注意。它激勵我們在理想情況下防止壞事發生或至少為它做好準備。

對 Covid-19 大流行的早期研究似乎證實了這一點。一項在 10 個國家/地區對 Covid-19 風險認知的研究將擔憂視為風險認知的情感成分。該調查通過一系列措施評估風險認知,包括要求參與者評估他們對病毒的擔憂程度。不出所料,如果人們直接接觸過這種病毒,他們會感覺到更高的風險。但如果他們有更多的親社會觀點——即相信利他行為的重要性,他們也會有更高的風險認知。更高的風險認知與預防性健康行為顯著相關,包括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更好地擔心的步驟

使 Covid-19 如此情緒化的部分原因是它的不確定性。在處理特定的時間範圍時,建設性的擔憂會更容易。例如,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助長了斯威尼的政治擔憂。兩年後,在中期選舉之前,她通過寫了 500 多張明信片鼓勵人們投票來消除這些恐懼。

她關於在等待潛在負面結果時保持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如果她的目標是在競選期間保持積極樂觀,然後在選舉日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她就可以減輕擔憂的最壞影響。正如她所說,直到關鍵時刻,她才能“找到一份擔心的工作”。

當然,許多人可能出於充分的理由擔心他們無法控制的力量。但在這些情況下,了解擔心沒有工作要做,可以幫助化解它。引導擔憂並在必要時重定向它的三步過程:

標記擔憂

運行一個可能的行動的心理清單來處理這個問題。

如果已採取所有可能的行動,請嘗試進入一種減少憂慮的狀態,例如心流、正念和敬畏。
流動對於應對 Covid-19 的壓力特別有用。流動是一種具有適度挑戰的吸收狀態,是一種跟踪進度的手段。尚未被隔離的中國人的心理健康進行的初步研究中,流動與減少孤獨感和更多促進健康的行為有關。儘管正念與很多(也許太多) 有益健康,在中國研究中,正念實際上與更多的孤獨和不健康的活動有關。這是因為心流提供了“精緻的分心”,讓時間飛逝,而正念則迫使人們關注持續的不確定性。一個要點可能是,正念在艱難但短暫的情況下更有用,而在看不到終點線時,進入心流狀態更具適應性。

例如園藝讓感到冷淡,儘管的語言學習應用程序已經達到了 500 天的連續使用率,甚至當想要達到心流狀態時,甚至發現自己瘋狂地轉向了喜歡的數據分析。這些,就像更具挑戰性的遊戲類型一樣,是具有可衡量進步的內在獎勵活動的例子,可幫助人們進入心流狀態。

埃克塞特大學臨床心理學家和情緒障礙研究員沃特金斯更新了他在大流行期間提高福祉的提示表,並正在評估一款面向歐洲年輕人的福祉應用程序: “現有文獻預測,人們對冠狀病毒的適度擔憂,再加上理解和相信保持社交距離會提高依從性到指導方針。相比之下,過度擔心或擔心一系列問題可能會使採取有效行動變得更加困難。”

這樣做的結果是,例如,擔心重返工作場所的人應該具體詳細地計劃他們如何降低通勤風險並保持社交距離,而不是強調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前者將幫助他們做好準備和計劃,並感覺更有掌控感,而後者會導致更多災難性的恐懼,想像最糟糕的情況並加劇焦慮。

心理學家的研究提出的具體建議包括保持某種常規、與親人和社區保持聯繫以及找到將擔憂轉化為對他人的同理心關心的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當考慮如何解除封鎖時,大部分時間都以謹慎樂觀為目標。但每週都會抽出時間來反思一下是否存在任何她應該更擔心的威脅或風險。

對我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實現與擔憂的平衡可能是一個有用的目標,即使它可能總是感到有些不安。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kolom kesehatan

View all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翅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過期雞翅還能食嗎? 雞翅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翅? 雞翅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翅會變質嗎? 會。皮脂較多、表面不潔或溫度過高時,細菌繁殖更快。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外觀:皮色發黃、出黑斑或血水。 觸感:表面黏滑、軟爛。 氣...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蛋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過期雞蛋還能食嗎? 雞蛋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蛋? 雞蛋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蛋會變質嗎? 會。殼面有微孔,溫差及濕度變化會令細菌入侵。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水測:沉底=較新鮮;浮起=多半變壞。 打開觀察:蛋白渾濁水樣、蛋黃...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羊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過期羊肉還能食嗎? 羊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羊肉? 羊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羊肉會變質嗎? 會。脂肪多而易氧化,處理或存放唔好就會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顏色:紅轉黑,或出現綠斑。 脂肪:由白轉黃兼有酸味。 氣味:由輕...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豬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過期豬肉還能食嗎? 豬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豬肉? 豬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豬肉會變質嗎? 會。豬肉表面水活度高,加上處理不潔或溫度過高,容易腐敗。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顏色:粉紅轉灰、發綠或出斑。 氣味:酸臭、腥臭味濃 ...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牛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過期牛肉還能食嗎? 牛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牛肉? 牛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牛肉會變質嗎? 會。牛肉含高蛋白同水分,若溫度控制或衛生不當,細菌會快速繁殖,導致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顏色:鮮紅轉深褐甚至發黑;脂肪變黃。 ...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在過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多被視為「小孩的病」,很多成年人小時候從未被評估或診斷。直到近年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度提升,許多成人才開始懷疑,自己長期以來的專注困難、健忘、衝動或時間管理不良,可能與 ADHD 有關。這種「晚發現」的情況相當普遍,也引發了問題:成年後是否值得接受 ADHD 診斷?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佔據了人們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不同職業對健康的風險並不相同。一些工作性質或環境,會顯著增加慢性病、心理壓力、甚至縮短壽命的風險。以下從科學研究與醫學角度,探討幾類對健康損害較大的職業,並附上相關統計數據。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在現代執法中,警察常使用所謂「非致命性武器」(less-lethal weapons),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 電擊槍(Taser)。電擊槍的設計初衷是提供一種介於徒手制服與槍械之間的選擇,藉由暫時性電擊使嫌疑人失去行動能力,以降低致命暴力發生的風險。然而,電擊槍並非完全無害,背後涉及的電流機制與人體生理反應值得深入探討。

PD-(L)1/VEGF「三抗」:腫瘤免疫治療新方向

PD-(L)1/VEGF「三抗」:腫瘤免疫治療新方向

腫瘤治療的新挑戰 近十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改變咗癌症治療格局。當中 PD-1/PD-L1 抑制劑 已經成為多種腫瘤的一線或二線療法,而 VEGF 抑制劑 亦係抗血管生成治療嘅核心藥物。然而,臨床數據顯示,雖然 P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