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歐盟委員會於 2020 年 3 月的要求,EFSA 更新了其對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 (E 171) 的安全評估。
更新後的評估修訂了 EFSA 先前於 2016 年發布的評估結果,該結果強調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填補數據空白。
EFSA 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專家小組 (FAF) 說:“考慮到所有可用的科學研究和數據,該小組得出結論,二氧化鈦不能再被認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得出這一結論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我們不能排除 食用二氧化鈦顆粒後的遺傳毒性問題。口服後,二氧化鈦顆粒吸收率低,但可在體內蓄積”。
該評估是按照嚴格的方法進行的,並考慮了自 2016 年 EFSA 上一次評估以來已有的數千項研究,包括關於納米粒子的新科學證據和數據。
科學專家首次將 2018 年EFSA 科學委員會納米技術指南應用於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估。二氧化鈦 E 171 最多包含 50% 的納米級顆粒(即小於 100 納米),消費者可能會接觸到這些顆粒。
遺傳毒性評估
基因毒性是指化學物質破壞細胞遺傳物質DNA的能力。由於遺傳毒性可能導致致癌作用,因此必須評估物質的潛在遺傳毒性作用以得出其安全性的結論。
專家小組教授說:“雖然一般毒性作用的證據尚無定論,但根據新數據和強化方法,我們不能排除對遺傳毒性的擔憂,因此我們無法確定食品添加劑每日攝入量的安全水平。”
歐盟委員會和歐盟成員國的風險管理人員已獲悉 EFSA 的結論,並將考慮採取適當行動以確保消費者受到保護。
背景
根據法規 (EC) No 1333/2008 的附件 II,二氧化鈦 (E 171) 在歐盟被授權為食品添加劑。
EFSA ANS 小組於 2016 年在第 257/2010 號法規 (EU) 的框架內重新評估了食品添加劑 E 171 的安全性,作為歐盟在 1 月 20 日之前授權的食品添加劑重新評估計劃的一部分2009 年。
在 2016 年的意見中,ANS 小組建議進行新的研究,以填補對生殖系統可能產生的影響的空白,這可以使他們設定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 ( ADI )。 還強調了用作食品添加劑 (E 171) 的材料特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用作 E 171 的二氧化鈦的粒度和粒度分佈方面。
2019 年,EFSA 發布了關於法國食品、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局 (ANSES) 對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 (E171)暴露相關風險審查的聲明。EFSA 在其聲明中強調,ANSES 的意見重申了 EFSA 先前確定的不確定性和數據差距,並沒有提出使管理局先前關於二氧化鈦安全性的結論無效的調查結果。
同年(2019 年),荷蘭食品和消費品安全局 (NVWA) 還就食品添加劑二氧化鈦可能對健康產生的影響發表了意見,強調除了潛在的生殖毒理學效應外,還需要檢查免疫毒理學效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