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夢擾症?
夢擾症(Parasomnia)是一類睡眠障礙,特徵係喺睡眠期間或者睡眠-醒覺過渡期間出現異常嘅行為、動作、情感、感知或者生理事件。以下係啲常見例子:
非快速眼動(Non-REM)夢擾症
呢啲發生喺非快速眼動(Non-REM)睡眠階段:
- 夢遊症:喺訓著嘅時候起身行來行去。
- 夜驚:突然醒嚟,伴隨住尖叫、強烈嘅恐懼同自律神經系統嘅激活。
- 混亂性覺醒:醒嚟時短暫嘅迷惑或者混亂。
- 睡眠相關飲食障礙:喺訓著嘅時候強迫性進食,但唔記得呢個事件。
快速眼動(REM)夢擾症
呢啲發生喺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
-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喺做生動嘅夢嘅時候大叫、四肢亂動或者起身。
- 睡眠癱瘓:喺醒嚟時暫時無法移動或者講嘢。
- 噩夢障礙:擾亂嘅夢令你醒嚟時感到恐懼同困擾。
其他夢擾症
- 睡眠相關幻覺:喺醒嚟或者入睡時出現嘅幻覺。
- 夜間遺尿(床濕):成人嘅夜間遺尿。
- 性夢擾症:與性有關嘅異常行為。
夢擾症可以喺兒童同成人身上發生,但夢遊症同夜驚較常見於兒童。可能嘅觸發因素包括睡眠剝奪、壓力、藥物、其他睡眠障礙同某啲醫療狀況。
孩子的情況也一樣嗎?
兒童嘅夢擾症同成人嘅夢擾症有啲相似之處同唔同之處:
相似之處:
- 夢擾症嘅種類,例如夢遊、夜驚、噩夢、睡眠癱瘓等,可以喺兒童同成人身上出現。
- 潛在嘅觸發因素,例如睡眠剝奪、壓力,及其他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可以促成兒童同成人嘅夢擾症。
唔同之處:
- 夢擾症喺兒童身上更加常見同頻繁,尤其喺6至10歲之間達到高峰。
- 某啲夢擾症,例如夢遊同夜驚,喺兒童中比喺成人中更為普遍。
- 大多數兒童夢擾症被認為係良性同自限性,通常會隨住小朋友長大而無需治療自行消失。
- 喺兒童中,夢擾症經常由正常嘅腦部發展同成熟過程觸發。
- 基因遺傳因素扮演更大嘅角色,如果父母有夢擾症,咁小朋友發生夢擾症嘅風險較高。
- 診斷兒童夢擾症通常基於臨床歷史同父母/觀察者嘅描述,而多數情況下唔需要用到多導睡眠圖(睡眠研究),除非懷疑有其他睡眠障礙。
總結嚟講,雖然夢擾症嘅種類可以相似,但喺兒童中更加頻繁、經常發生,並且同發展過程有關;相比於成人,可能係良性嘅,但亦可能係潛在需要治療嘅障礙。
為什麼會發生異態睡眠?
異態睡眠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
-
遺傳學和家族史異態睡眠經常在家族中遺傳,這表明存在遺傳傾向。
一級親屬患有異態睡眠會增加風險。 - 睡眠中斷與疾病 異態睡眠可由其他睡眠障礙引發,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週期性肢體運動、失眠或睡眠不足。睡眠-覺醒週期的中斷和睡眠階段之間的轉換會導致異態睡眠。
- 醫療狀況某些醫療狀況,如神經系統疾病(癲癇、帕金森氏症)、精神疾病(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慢性疼痛和發燒,可能會增加異態睡眠的可能性。
- 藥物和物質一些藥物(鎮靜劑、抗憂鬱劑、興奮劑)和物質使用或戒斷(酒精、藥物)可能會引發或加重異態睡眠。
-
壓力和焦慮高度的壓力、焦慮和心理困擾會增加異態睡眠的風險,尤其是兒童。
-
年齡和發育由於大腦不成熟和發育過程,異態睡眠在兒童中更為常見。
然而,它們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 -
睡眠階段和時間非快速動眼異態睡眠(如夢遊和夜驚)往往發生在深慢波睡眠期間的前半夜,而快速動眼異態睡眠(如RBD 和惡夢)則發生在後半夜,此時快速動眼睡眠較為普遍。
總之,異態睡眠可能是由遺傳、神經、醫學、心理和睡眠相關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這些因素擾亂了正常的睡眠-覺醒週期和睡眠階段之間的轉換。
如何分辨睡驚和惡夢?
以下係夜驚同噩夢嘅主要分別:
睡眠階段
- 夜驚發生喺非快速眼動(Non-REM)睡眠期間,特別係深層慢波睡眠。
- 噩夢發生喺快速眼動(REM)睡眠期間,喺呢個時候最生動嘅做夢發生。
醒覺
- 喺夜驚期間,個人保持訓著,唔會完全醒嚟。佢哋好難被叫醒。
- 噩夢會令個人完全醒嚟,因為擾亂嘅夢境。
記憶
- 人哋通常唔記得夜驚事件嘅內容或者發生嘅事。
- 噩夢喺醒嚟之後會被人清楚記得。
行為
- 夜驚包括強烈嘅身體行為,例如尖叫、掙扎、出汗、快速呼吸/心跳。
- 噩夢通常唔涉及明顯嘅身體動作,除咗感到驚恐。
時間
- 夜驚通常發生喺夜晚較早嘅時間,喺深層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
- 噩夢較有可能發生喺清晨嘅時間,喺快速眼動睡眠最長嘅時候。
總結嚟講,夜驚嘅特徵係大聲嘅叫喊、掙扎性嘅動作同喺訓著期間出現嘅生理激動,事後冇記憶;而噩夢係擾亂嘅夢境,會令個人完全醒嚟。
兒童異態睡眠的治療
以下是兒童異態睡眠的一些常見治療方法:
非藥物治療
行為幹預
- 預定喚醒/預期喚醒:對於夢遊和夜驚等疾病,在異態睡眠發作的典型時間之前 15-30 分鐘叫醒孩子可以幫助擾亂和預防該事件。這需要家長持續數週的實施。
- 放鬆技巧:漸進式肌肉放鬆、冥想、想像排練療法等方法可以幫助減少惡夢和睡前焦慮。
- 認知行為療法 (CBT):CBT 可以解決導致惡夢的心理因素,並幫助兒童制定應對策略。
- 催眠:催眠療法在某些情況下被用來治療異態睡眠,如夢遊和惡夢。
- 睡眠衛生:建立一致的睡眠時間表,平靜的就寢時間,避免睡眠不足,優化睡眠環境。
治療潛在病症
- 管理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胃食道逆流等潛在誘因有助於減少異態睡眠。
- 解決可能導致惡夢的心理壓力、焦慮或創傷。
藥物治療
兒童異態睡眠很少需要藥物治療,但對於嚴重、難治性病例可考慮使用藥物:
- 氯硝西泮等苯二氮平類藥物可以幫助減少夢遊和夜驚發作。
- 帕羅西汀或曲唑酮等抗憂鬱藥物可能會在說明書外用於治療惡夢症。
- 褪黑激素可以幫助某些異態睡眠的睡眠啟動和維持。
共識是,專注於改善睡眠習慣和解決觸發因素的非藥物方法是大多數兒童異態睡眠的一線治療方法,因為它們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行緩解。對於嚴重、持續的病例,可以謹慎考慮藥物治療。
兒童有效的睡眠衛生習慣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兒童睡眠衛生習慣:
建立一致的就寢時間
- 睡前進行 20-30 分鐘的平靜生活,包括洗澡、閱讀、輕柔的伸展運動等。
- 每晚遵循相同的活動順序,向孩子的身體發出信號,表示該睡覺了。
- 設定適合年齡、一致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即使在週末也是如此。
優化睡眠環境
- 保持臥室涼爽、安靜、黑暗,且沒有玩具或電子產品等乾擾物。
- 如果需要舒適感,請使用遮光窗簾、白噪音機或夜燈。
- 確保床墊和枕頭舒適。
促進健康的日間習慣
- 鼓勵白天規律的身體活動和戶外活動,但避免在睡前進行劇烈運動。
- 限製或避免蘇打水、巧克力等中的咖啡因,尤其是在下午/晚上。
- 對於年幼的孩子,安排適合年齡的小睡時間,但避免小睡太接近就寢時間。
制定一個平靜的睡前習慣
- 睡前至少 1 小時限制看螢幕的時間(看電視、平板電腦、手機),因為藍光會擾亂睡眠。
- 避免在睡前觀看可能導致惡夢的恐怖/暴力媒體內容。
- 嘗試深呼吸、冥想或寫日記等放鬆技巧來緩解焦慮。
培養獨立的睡眠習慣
- 讓昏昏欲睡但清醒的孩子上床,讓孩子自我安撫並獨立入睡。
- 對於夜間醒來,提供安慰,但避免長時間的互動,以免加劇覺醒。
堅持遵循適合孩子年齡和需求的正向睡眠習慣是建立良好睡眠衛生模式的關鍵。與兒科醫生合作可以幫助解決任何潛在的醫學睡眠問題。
異態睡眠與大腦疾病之間的聯繫
某些異態睡眠與潛在的大腦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之間似乎存在關聯: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 (RBD)
RBD 的特徵是由於快速動眼睡眠期間肌肉缺乏張力而表現出生動的夢境,它與涉及大腦中異常蛋白質(突觸核蛋白)沉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密切相關:
- RBD 被認為是早期非運動症狀,也是發展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突觸核蛋白疾病(如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多系統萎縮症)的危險因子。
- RBD 中 REM 肌無力的喪失通常先於這些疾病的運動和認知症狀出現數年或數十年,這代表了腦幹中早期突觸核蛋白病理學的潛在生物標記。
NREM 異態睡眠與神經系統疾病
雖然不像 RBD 那麼密切相關,但一些非快速動眼 (NREM) 異態睡眠(如夢遊、夜驚和意識模糊覺醒)與某些神經系統和神經發育狀況有關:
- 較常見於患有癲癇、發育遲緩和過動症等神經發育障礙的兒童。
- 可能由結構性腦損傷、頭部損傷或其他影響喚醒機制和睡眠-覺醒調節的神經系統疾病引發。
- 使用神經影像學在一些 NREM 異態睡眠患者中觀察到與覺醒有關的扣帶皮質和丘腦等大腦區域的異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異態睡眠,尤其是兒童,並不一定表示有潛在的神經系統疾病。遺傳傾向、睡眠中斷和其他觸發因素起著重要作用。總之,雖然異態睡眠可能發生在神經系統正常的個體中,但RBD 和突觸核蛋白疾病之間的密切聯繫,以及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中某些NREM 異態睡眠的盛行率較高,顯示與大腦喚醒和睡眠-覺醒調節機制受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