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Brain Cancer)泛指源自腦部或蔓延至腦部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可分為兩大類:
-
原發性腦腫瘤(Primary Brain Tumors):由腦部細胞本身變異而成。
-
繼發性腦腫瘤(Secondary / Metastatic Brain Tumors):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如肺癌、乳癌、黑色素瘤、腎癌)轉移到腦部。
以下介紹常見的 原發性腦腫瘤 類型:
1. 膠質瘤(Gliomas)
膠質瘤源自腦內支持神經細胞的 膠質細胞(glial cells),是最常見的惡性腦癌。
-
星形細胞瘤(Astrocytoma)
-
可分為低級別(生長較慢)至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
GBM 是成人最常見、最具侵略性的惡性腦癌。
-
-
少突膠質細胞瘤(Oligodendroglioma)
-
生長速度較慢,預後一般比 GBM 好。
-
-
室管膜瘤(Ependymoma)
-
源自腦室或脊髓管內壁細胞。
-
-
混合性膠質瘤(Mixed glioma)
-
同時含有多種膠質細胞特徵。
-
2. 腦膜瘤(Meningiomas)
-
起源於腦膜(包裹腦及脊髓的薄膜)。
-
多數屬於 良性,但部分可表現為惡性或「非典型型態」。
-
因腫瘤壓迫,可造成頭痛、抽搐或視力障礙。
3. 小腦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s)
-
常見於 兒童,是後顱窩腫瘤的代表。
-
生長迅速,容易擴散至腦脊髓液循環。
-
需要手術、放療及化療綜合治療。
4. 腦下垂體腫瘤(Pituitary Tumors)
-
源自腦下垂體。
-
大多數屬於良性,但會影響 荷爾蒙分泌,導致內分泌異常(如泌乳、月經紊亂、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異常)。
5. 中樞神經淋巴瘤(CNS Lymphomas)
-
一種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起源於腦或脊髓。
-
在 免疫力低下人士 中更常見(如器官移植後或愛滋病患者)。
6. 其他少見腫瘤
-
聽神經瘤(Schwannoma / Vestibular Schwannoma):多屬良性,影響聽力和平衡。
-
松果體區腫瘤(Pineal tumors,如 Pineoblastoma)。
-
脊索瘤(Chordoma):源自頭顱底部,罕見且局部侵犯性強。
7. 繼發性腦腫瘤(Metastatic Brain Tumors)
-
最常見的腦部惡性腫瘤類型(比原發性腦癌更常見)。
-
常見來源:肺癌、乳癌、黑色素瘤、腎癌、結直腸癌。
-
多數屬於多發性腦轉移,治療方向取決於原發癌症。
簡易比較表
腫瘤類型 | 常見年齡層 | 性質 | 特徵 / 備註 |
---|---|---|---|
膠質瘤 (Astrocytoma, GBM) | 成人最常見 | 惡性 | 侵略性高,治療困難 |
腦膜瘤 (Meningioma) | 中年女性較多 | 多屬良性 | 壓迫症狀明顯 |
小腦母細胞瘤 (Medulloblastoma) | 兒童常見 | 惡性 | 生長快,易擴散 |
腦下垂體腫瘤 (Pituitary) | 成年人 | 多屬良性 | 荷爾蒙異常 |
CNS 淋巴瘤 | 成人 (免疫低下) | 惡性 | 高度敏感於放化療 |
聽神經瘤 (Schwannoma) | 成年人 | 良性 | 聽力喪失、平衡障礙 |
繼發性腦腫瘤 (Metastasis) | 成人常見 | 惡性 | 由其他癌症轉移 |
總結
腦癌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不同細胞來源的腫瘤集合。
-
成人最常見的是 膠質母細胞瘤 (GBM)。
-
小朋友則以 小腦母細胞瘤 為主。
-
許多腦部腫瘤(如腦膜瘤、腦下垂體腫瘤)雖屬良性,但仍可能因壓迫或荷爾蒙問題引起嚴重症狀。
因此,出現 持續頭痛、抽搐、視力改變、荷爾蒙異常 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以便檢查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