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醇管理:如何控制皮質醇?我們能夠自行管理或調節劑量嗎?

皮質醇是一種在壓力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激素,適量的皮質醇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和維持健康。然而,過量或長期的高皮質醇水平可能會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以下我們將探討如何控制和管理皮質醇,包括自然方法、藥物干預、以及測量皮質醇的方式。

1. 自然方法調節皮質醇

  • 壓力管理技術:研究顯示,冥想、深呼吸練習和正念等活動可以降低皮質醇水平。這些活動能夠緩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的活性,從而減少壓力荷爾蒙的釋放【1】。
  • 規律運動:適量的運動,如散步、瑜伽和輕度力量訓練,可以有助於維持健康的皮質醇水平。儘管劇烈運動會短暫提高皮質醇,但適中的運動有助於長期調節激素平衡【2】。
  • 良好睡眠:睡眠質量和睡眠模式對皮質醇有顯著影響。穩定的睡眠習慣可以幫助調節激素,減少因壓力而導致的皮質醇升高【3】。
  • 健康飲食:含糖量高和精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導致皮質醇上升,而富含Omega-3脂肪酸(如魚類)、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鎂(如堅果和綠葉蔬菜)的食物則能降低壓力反應下的皮質醇【4】。

2. 藥物干預

  • 皮質醇降低藥物:如米非司酮和酮康唑等藥物可以降低皮質醇水平,通常用於治療庫欣氏綜合症等皮質醇過量的情況。這些藥物可阻斷皮質醇的產生或作用,但需要在醫生的監督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5】。
  • 氫化可的松替代療法:對於皮質醇水平過低的人(如艾迪生病患者),通常會開處方氫化可的松或皮質醇替代療法,以保證激素水平穩定。這類療法需要嚴格調控劑量,並不適用於健康人的日常壓力管理【6】。

3. 補充劑和草藥支持

  • 適應原草藥:例如印度人參(Ashwagandha)、紅景天(Rhodiola)、羅勒等草藥有助於身體調節壓力反應,可能隨著時間降低皮質醇。然而,這些草藥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7】。
  • 磷脂酰絲氨酸:這是一種常用來幫助高壓力人群降低皮質醇的膳食補充劑。它能夠在劇烈運動或長時間的心理壓力後減少皮質醇的釋放【8】。

如何測量皮質醇水平

  • 唾液測試:唾液測試是一種非侵入性且方便的方法,可以在一天中多次測量,幫助觀察皮質醇的日常波動【9】。
  • 血液測試:血液測試提供直接的皮質醇水平數據,但由於抽血可能引起輕微壓力,可能會稍微影響測量結果【10】。
  • 尿液測試:24小時尿液收集可以測量全天的皮質醇總量,這對檢測異常的皮質醇生成非常有效【11】。
  • 頭髮測試:頭髮測試可反映幾週甚至數月的皮質醇水平,通常用於慢性壓力研究【12】。

總結

控制皮質醇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透過日常壓力管理、適度運動、健康飲食和充足睡眠,我們可以有效調節皮質醇水平,保持身心平衡【13】【14】。


參考資料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3). Stress effects on the body.
  2.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2). The impact of chronic stress on health and disease: The role of cortiso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3. The Nutrition Source. (2023). Stress and sleep.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4. ScienceDaily. (2023). The role of diet in regulating cortisol levels.
  5. APA Publishing. (2021). Medications for cortisol management.
  6. Mayo Clinic. (2022). Hydrocortisone therapy for Addison's disease.
  7.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Integrative Health. (2023). Adaptogens for stress management.
  8.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2022). Phosphatidylserine and cortisol response.
  9. Psychology Today. (2023). Saliva testing for cortisol.
  10. Lab Tests Online. (2023). Blood test for cortisol measurement.
  11. The Endocrine Society. (2022). Urine cortisol testing for diagnosis.
  12.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23). Hair cortisol as a marker for chronic stress.
  13.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3). Strategies for stress management.
  1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22). Exercise, diet, and lifestyle for healthy cortisol levels.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運動會升血壓?其實長遠先至係保護血管嘅關鍵

運動會升血壓?其實長遠先至係保護血管嘅關鍵

好多人都有呢個疑問:「運動會唔會令血壓升高,反而傷血管?」
尤其係本身有啲高血壓、三高風險嘅人,成日擔心「跑步會迫爆血管」。但其實,呢個睇法只係睇咗「短期反應」,忽略咗運動對身體嘅長期適應。

點解好多糖尿病人最後要坐輪椅?糖分同黑腳有咩關係?

點解好多糖尿病人最後要坐輪椅?糖分同黑腳有咩關係?

好多人以為肥胖只係外觀問題,頂多有肚腩,著衫唔靚。但真相係,糖分攝取過多,唔止令你肥,而係會慢慢摧毀你身體入面嘅血管同神經 [1]。最嚴重嘅情況,係腳趾發黑、爛肉化膿,最後只可以截肢 [2]。 1. 血糖高,血管會爛 當你長期食甜品、汽水、珍珠奶茶、麵包糕點,血糖會持續偏高。血液入面嘅糖分太...
菠蘿皮點解咁耐火?健康、環保同生活新用途大公開

菠蘿皮點解咁耐火?健康、環保同生活新用途大公開

菠蘿唔單止果肉好食,連個皮都有好多秘密。好多朋友試過將菠蘿皮掉去火堆,發現佢唔似紙咁「啪」一聲就燒起,而係慢慢冒煙、焦黑,甚至好耐都唔着火。點解會咁呢?原來同佢嘅纖維結構、含水量同天然成分有關。今次健康小豬就帶大家深入了解菠蘿皮嘅「耐火」秘密,仲會介紹幾個實用嘅 DIY 用途,包括煮茶、BBQ 煙燻、天然清潔劑同園藝肥料。

龍珠悟空的「自在極意」:在現實科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龍珠悟空的「自在極意」:在現實科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你可能有過這種體驗:臨睡未睡、剛醒未醒的一瞬間,腦海忽然變得超級靈活,點子像自動連線;等完全清醒,又好像沒那麼神了。動漫裡悟空進入「自在極意」像是把思考的阻力關掉,只剩本能與直覺在運作。科學上,這種「人間版自在極意」最接近的是入睡前後的邊緣狀態(N1/hypnagogia、或接近 REM 的過渡),它確實和創造力提升有關。

經痛治療點解咁多年都冇突破?最新方法、本地現況與未來方向

經痛治療點解咁多年都冇突破?最新方法、本地現況與未來方向

幾乎一半嘅世界人口,每個月都要面對一次——月經同經痛。由青春期到更年期,呢段時間長達三十幾年。雖然經痛唔係致命疾病,但對好多女性嚟講,每個月都係一次痛苦嘅循環,影響工作、學業同生活質素 [1]。咁問題嚟喇:點解咁多年嚟,經痛治療仲係停留喺熱水袋同布洛芬(ibuprofen)?

Celecoxib(西樂葆)介紹 — 藥理、歷史背景與臨床試驗

Celecoxib(西樂葆)介紹 — 藥理、歷史背景與臨床試驗

1. 藥物簡介與臨床用途 Celecoxib(商品名 Celebrex 等)係一種選擇性 COX-2 抑制劑,屬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COX-2 喺炎症反應中會誘導前列腺素生成,從而引發疼痛及發炎;而 Celecoxib 有效抑制 COX-2,但對 COX-1 影響較少,因此相對常見 ...
用粟粉醃肉有乜科學根據?揭開中菜「滑肉」嘅秘密

用粟粉醃肉有乜科學根據?揭開中菜「滑肉」嘅秘密

前言:點解中餐炒肉咁滑? 好多香港人炒肉嘅時候都會發現,餐廳啲雞絲牛柳炒出嚟特別滑溜、唔鞋口。呢個秘密,唔喺高級食材,而係一個平凡但強大嘅材料——粟粉(Cornstarch)。 呢種技巧叫做**「走油前醃」或「滑油醃肉法」(Velveting)**,係中餐獨有技術之一,主要靠粟粉、蛋白、調味料...
咩係三價鐵(Fe³⁺)同二價鐵(Fe²⁺)?

咩係三價鐵(Fe³⁺)同二價鐵(Fe²⁺)?

當我哋講「鐵質」時,唔止係話有冇攝取足夠,而係講緊鐵喺人體內唔同形態(尤其係三價鐵 Fe³⁺ 同二價鐵 Fe²⁺)點樣被吸收、轉化、運輸同儲存,呢啲都深深影響生物可利用率

全面解構低鐵原因、病理機制及影響

全面解構低鐵原因、病理機制及影響

低鐵唔止係營養問題,仲可能係身體慢性警號

鐵質(iron)係人體不可或缺嘅微量元素,主要負責攜帶氧氣嘅血紅素(hemoglobin)製造、能量代謝、免疫調節等。當鐵質長期攝取不足、吸收差、或失去過多,就會導致「低鐵」(iron deficiency)甚至發展成「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本文將從臨床醫學與分子生理角度,深入探討低鐵嘅成因、病理機制、生物轉化過程,以及其對人體造成嘅連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