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 - 用途、副作用、和更多

概述

苜蓿(紫花苜蓿 / Alfalfa / Medicago sativa) 苜蓿是豆科植物的一部分,但它也被认为是一种草本植物。

苜蓿最常作为牲畜的食物种植,是一种数百年来作为牲畜饲料种植的植物。 除了用作饲料外,它作为人类的药草也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种子或干叶可以作为补充剂,也可以将种子发芽并以苜蓿芽的形式食用。
与其他饲料来源相比,它长期以来因其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备受推崇。

人们使用苜蓿来治疗高胆固醇、糖尿病、消化不良和许多其他疾病,但没有良好的科学证据支持这些用途。

苜蓿的营养成分

人们通常将苜蓿作为草药补充剂或以苜蓿芽的形式食用。

由于叶子或种子作为草药补充剂而不是食品出售,因此没有标准的营养资讯。

然而,它们通常是维生素 K 的良好来源,并且还含有许多其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 C、铜、锰和叶酸。

苜蓿芽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而且热量也很低。

例如,1 杯(33 克)苜蓿芽仅含有 8 卡路里。 它也包含以下内容:
  • 维生素 K:每日摄取量 (DV) 的 8%
  • 维生素C:每日摄取量的3%
  • 叶酸:每日摄取量的 3%
  • 硫胺素:每日摄取量的 2%
  • 核黄素:每日摄取量的 3%
  • 镁:每天摄取量的 2%
  • 铁:每日摄取量的 2%
  • 铜:DV的6%
一杯还含有 1 克蛋白质和 1 克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来自纤维。

苜蓿还含有高含量的生物活性植物化合物,包括皂苷、香豆素、类黄酮、植物固醇、植物雌激素和生物碱。

苜蓿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苜蓿的降低胆固醇能力是迄今为止对其健康益处研究最多的。

大量动物研究表明,它可以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这可能会降低心脏病的 风险。

苜蓿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归因于其高含量的皂苷,皂苷是已知可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植物化合物。

他们透过减少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并增加用于产生新胆固醇的化合物的排泄来做到这一点。

然而,最近缺乏关于苜蓿和人类胆固醇的研究。 虽然还需要对人类进行更多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显示苜蓿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降胆固醇剂。

如何在饮食中添加苜蓿

您可以服用粉末状或片剂形式的苜蓿补充剂,或使用苜蓿泡茶。

由于对苜蓿种子、叶子或萃取物进行的人体研究很少,因此很难推荐安全或有效的剂量。

FDA 并没有严格监管草药补充剂,因此请务必进行研究并从信誉良好的制造商处购买 - 最好是对其产品进行独立第三方测试的制造商。

将苜蓿添加到饮食中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其作为豆芽食用。 您可以透过多种方式将苜蓿芽添加到您的饮食中,例如添加到三明治中或混合到沙拉中。

您可以在保健食品商店购买它们或在家中发芽。 就是这样:
  • 将 2 汤匙苜蓿种子放入碗、罐子或发芽器中,并用 2-3 倍的冷水覆盖它们。
  • 让它们浸泡过夜或 8-12 小时。
  • 将豆芽沥干并用冷水冲洗。 再次沥干,尽可能除去水。
  • 将芽苗菜放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并在室温下保存 3 天。 每 8-12 小时彻底冲洗并沥干一次。
  • 第 4 天,将豆芽移至阳光直射的区域,进行光合作用。 继续每 8-12 小时冲洗一次并沥干。
  • 第五天或第六天,你的豆芽就可以吃了。

副作用

口服:短期使用苜蓿叶可能是安全的。 但高剂量或长期服用苜蓿可能不安全。 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类似自体免疫疾病的反应,称为狼疮在某些人身上。

特别注意事项和警告

口服:短期使用苜蓿叶可能是安全的。 但高剂量或长期服用苜蓿可能不安全。 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类似自体免疫疾病的反应,称为狼疮在某些人身上。  
怀孕和哺乳喂食:使用苜蓿的量大于实际用量食物中常见的物质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可能不安全。 苜蓿可能在体内发挥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由于生苜蓿芽和源自苜蓿种子的补充剂产品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例如作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食源性病原体的储存库),孕妇应避免使用这些产品。

自体免疫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 (MS)、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或其他病症:苜蓿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变得 更加活跃,这可能会增加自体免疫疾病的症状。如果您患有自体免疫疾病,请避免使用苜蓿,直到了解更多资讯。

互动

主要互动

不要服用此组合

  • 华法林(Coumadin)与苜蓿相互作用

    苜蓿含有大量维生素 K。 维生素 K 被人体用来帮助血液凝固。 透过帮助血液凝固,苜蓿可能会降低华法林的作用。 请务必定期检查血液。 您的华法林剂量可能需要改变。

适度互动

谨慎使用此组合

  • 避孕药(避孕药)与苜蓿相互作用

    大量的苜蓿可能具有与雌激素相同的作用。 将苜蓿与避孕药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避孕药的效果。 如果您将避孕药与苜蓿一起服用,请使用其他形式的避孕措施,例如保险套。

  • 雌激素与苜蓿相互作用

    大量的苜蓿可能具有与雌激素相同的作用。 将苜蓿与雌激素一起服用可能会改变雌激素的作用。

  • 降低免疫系统的药物(免疫抑制剂)与苜蓿相互作用

    苜蓿可以增加免疫系统的活性。 有些药物,例如移植后使用的药物,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 将苜蓿与这些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降低这些药物的作用。

  • 增加对阳光敏感性的药物(光敏药物)与苜蓿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会使皮肤对阳光更加敏感。 苜蓿也可能使皮肤对阳光更加敏感。 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同时使用这些产品可能会增加晒伤、起泡或皮疹的风险。 在阳光下度过时,请务必穿戴防晒霜和防护服。

  • 糖尿病药物(抗糖尿病药物)与苜蓿相互作用

    苜蓿可能会降低血糖水平。 将苜蓿与糖尿病药物一起服用可能会导致血糖降得太低。 密切监测您的血糖。

剂量

没有足够的可靠资讯来了解苜蓿的适当剂量。 请记住,天然产品并不总是安全的,而且剂量也很重要。 使用前请务必遵循产品标签上的相关说明,并咨询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概括

苜蓿已被证明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也可能对血糖管理和缓解更年期症状有好处。

人们服用它也因为它含有抗氧化剂以及维生素 K、铜、叶酸和镁等营养素。 苜蓿的热量也极低。

话虽如此,有些人可能需要避免服用苜蓿,包括孕妇、服用血液稀释药物的人和患有自体免疫疾病的人。

尽管需要对苜蓿进行更多高品质的研究,但它确实显示出作为促进健康的食品或补充剂的巨大前景。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牛骨湯食譜大全|Instant Pot 壓力煲 & 傳統老火湯版本

牛骨湯食譜大全|Instant Pot 壓力煲 & 傳統老火湯版本

牛骨湯食譜係香港家庭常見嘅煲湯之一,牛骨湯香濃滋補,配合中藥材更具養生功效。本文介紹肉骨類選擇、牛骨湯建議配搭、常見中藥材分類,以及Instant Pot壓力煲與傳統老火湯版本食譜,並引用科學研究支持。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重點:事件本身不代表飲水會感染;主要風險來自水經鼻腔進入。 目錄 ...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翅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過期雞翅還能食嗎? 雞翅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翅? 雞翅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翅會變質嗎? 會。皮脂較多、表面不潔或溫度過高時,細菌繁殖更快。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外觀:皮色發黃、出黑斑或血水。 觸感:表面黏滑、軟爛。 氣...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蛋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過期雞蛋還能食嗎? 雞蛋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蛋? 雞蛋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蛋會變質嗎? 會。殼面有微孔,溫差及濕度變化會令細菌入侵。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水測:沉底=較新鮮;浮起=多半變壞。 打開觀察:蛋白渾濁水樣、蛋黃...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羊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過期羊肉還能食嗎? 羊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羊肉? 羊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羊肉會變質嗎? 會。脂肪多而易氧化,處理或存放唔好就會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顏色:紅轉黑,或出現綠斑。 脂肪:由白轉黃兼有酸味。 氣味:由輕...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豬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過期豬肉還能食嗎? 豬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豬肉? 豬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豬肉會變質嗎? 會。豬肉表面水活度高,加上處理不潔或溫度過高,容易腐敗。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顏色:粉紅轉灰、發綠或出斑。 氣味:酸臭、腥臭味濃 ...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牛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過期牛肉還能食嗎? 牛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牛肉? 牛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牛肉會變質嗎? 會。牛肉含高蛋白同水分,若溫度控制或衛生不當,細菌會快速繁殖,導致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顏色:鮮紅轉深褐甚至發黑;脂肪變黃。 ...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在過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多被視為「小孩的病」,很多成年人小時候從未被評估或診斷。直到近年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度提升,許多成人才開始懷疑,自己長期以來的專注困難、健忘、衝動或時間管理不良,可能與 ADHD 有關。這種「晚發現」的情況相當普遍,也引發了問題:成年後是否值得接受 ADHD 診斷?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佔據了人們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不同職業對健康的風險並不相同。一些工作性質或環境,會顯著增加慢性病、心理壓力、甚至縮短壽命的風險。以下從科學研究與醫學角度,探討幾類對健康損害較大的職業,並附上相關統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