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 化學成分,用途和副作用

藿香 (Agastache rugosa),俗稱韓國薄荷或韓國甘草薄荷,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於東亞,包括韓國、中國和日本,栽培用於中藥和烹飪。

中醫將藿香歸為芳香化濕藥,對治療人體暑熱濕毒有特效。 歷史記錄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東漢時期,莧菜作為藥用植物的使用。

研究表明,藿香具有抗菌、抗 HIV 整合、抗氧化、心血管和細胞保護活性。

化學分析表明,藿香含有精油、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和其他成分。

儘管野生資源豐富、生物活性多樣,但近年來對蕈草的研究仍有限。

描述

藿香是一種多年生植物,長至 1 米× 0.6米。具有迷人的薰衣草藍色花朵穗狀花序,在夏中至夏末盛開。 葉子呈卵形至披針形、鋸齒狀,芳香,壓碎時散發出宜人的薄荷香味。

栽培

韓國薄荷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而不是部分陰涼。 一旦建立,它的維護成本相對較低且耐旱。 繁殖通常透過種子或成熟植物的分裂來完成。

它的棲息地是日本各地山上的草叢,特別是溪流邊和山谷中。 從低地到海拔 1500 公尺的陽光明媚、或多或少有石質的草地。

栽培適用於輕質和中質土壤,喜歡排水良好的土壤。 適宜pH值:弱酸性、中性和鹼性土壤。 它不能在陰涼處生長。 牠喜歡乾燥或潮濕的土壤。

該物種是雌雄同體並由蜜蜂授粉。 該植物是自花受精的。

化學成分

從藿香分離出:

五種揮發性成分

  • 胡薄荷酮、
  • 薄荷酮、
  • 草蒿腦、
  • 甲基丁香酚
  • β-石竹烯

和九種非揮發性成分

  • 迷迭香酸
  • 提利亞苷
  • 金合歡素7- O-(6"-O-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 芹菜素
  • 藿香苷同時對三個階段的兩種化學型的AR 樣品中的
  • 異莧菜苷、
  • 金合歡素7-O-(2"-O-乙醯基-6"-O-丙二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 西西馬苷
  • 金合歡素

烹飪用途

藿香的葉子 (生的或熟的) 是可食用的,通常用於烹飪。 它們具有甜味、薄荷味和淡淡的甘草味飪。通常用作調味品的添加物。是沙拉、茶、甜點和亞洲菜餚中受歡迎的添加物。 乾燥的葉子還可以用來製作美味的花草茶。

藥用

消化不良

在傳統中醫學中,被認為是 50 種基本草藥之一。它被認為是一種“溫性”草藥,用於消化系統內有“濕氣”,導致消化不良和活力降低的情況。

藿香葉和莖具有抗菌、抗真菌、芳香、驅風、發汗、退燒和健胃作用。

藿香被用來治療噁心、嘔吐和祛濕。它們內服可改善食慾並增強消化系統,緩解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和嘔吐等症狀。它們也用於治療孕吐。 葉子也用於治療胸悶、腹瀉和頭痛。 葉子浸液可用於治療心絞痛。 該植物被用作治療癌症的民間療法,該植物的萃取物已顯示出抗癌活性。

研究證實了藿香萃取物透過改善 HCl/EtOH 誘導的小鼠模型中的黏膜損傷來發揮胃保護作用。結果表明,莧菜是一種可用於胃炎治療的潛在來源,並將有助於驗證治療發炎和胃食道疾病的草藥。 但它總體上是一門理論科學,仍需要實驗驗證。

促凝血活性

研究表明與維生素K1相比,藿香萃取物具有顯著的促凝血活性,可縮短凝血酶原時間,增加纖維蛋白原含量。 而其主要成分金合歡素和提利寧則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抗凝血活性,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時間,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

作為一種治療各種凝血障礙的新型、有效且有前景的藥物,藿香可能對血友病和其他出血性疾病高風險個體有益。他們可能有良好的製藥前景。 其價格低廉、安全有效,有機會能滿足現今市場對抗血栓藥物的需求。

副作用

如果按照劑量正常使用霍香,一般沒什麼副作用,研究發現,如果長時間大量服用霍香,會對肝細胞 有損傷,誘發肝癌的發生。 

預防措施

雖然藿香作為烹飪藥草或花草茶適量食用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對唇形科植物(如薄荷、羅勒或鼠尾草)過敏的人應謹慎行事。 與任何草藥一樣,建議在將藿香用於藥用之前諮詢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特別是當您懷孕、哺乳或服用藥物時。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專欄

View all
死亡氣味 :科學如何理解生命最後的氣息

死亡氣味 :科學如何理解生命最後的氣息

人類死亡後,身體嘅代謝同細胞運作會急劇改變,隨住時間推進,組織開始分解,產生一系列特有嘅氣味化合物。呢種 死亡氣味 (Odor of Death) 唔單止係動物可以嗅到,亦成為法醫學 (Forensic Science) 研究嘅重要領域。甚至有人提出,狗可能能夠嗅到人「臨終前」嘅早期氣味改變。

狗隻能否嗅出疾病甚至死亡?——從嗅覺科學到臨床研究

狗隻能否嗅出疾病甚至死亡?——從嗅覺科學到臨床研究

人類同狗相處幾千年,唔少人都曾經觀察到:狗似乎「知道」主人唔舒服,甚至有人報告狗會喺主人臨終前出現異常行為。呢啲現象令科學家開始研究:狗隻係咪真係可以嗅出疾病,甚至察覺死亡徵兆?

答案係:狗確實能透過超強嗅覺 (Olfaction) 偵測身體嘅代謝變化,從癌症、糖尿病,到感染性疾病。但關於「臨終氣味」嘅研究仍然有限,更多係臨床觀察。

幻覺:大腦點樣自己製造「假影像」

幻覺:大腦點樣自己製造「假影像」

幻覺 (Hallucinations) 並唔係靈異現象,而係一種 大腦自我製造影像或感覺 嘅過程。當冇外界刺激存在,但大腦卻產生「真實感受」時,就叫幻覺。研究指出,幻覺源於 大腦訊號錯亂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甚至同 睡眠失調 有密切關係。

心理學上的「預知錯覺」:點解我哋以為自己可以預測未來?

心理學上的「預知錯覺」:點解我哋以為自己可以預測未來?

好多時候,我哋都會有種感覺:「咦!我早就預測到會發生!」,甚至覺得自己擁有「第六感」。但從心理學角度睇,呢種「預知」其實並唔係超能力,而係 大腦嘅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es)記憶錯亂 (Memory Errors) 造成。以下三個心理現象,最常被誤以為係「預知未來」

大腦嘅「預測功能」:點解我哋係一部預測機器

大腦嘅「預測功能」:點解我哋係一部預測機器

科學研究一直證實,所謂「超自然預知 (Precognition)」並冇可靠證據。但人類大腦本身卻具備一種極強嘅 預測功能 (Predictive Function)。從神經科學角度嚟睇,大腦其實係一部 Prediction Machine(預測機器),不停利用以往經驗去推測未來,再根據新收到嘅感官訊號作出修正。呢種能力解釋咗點解人類可以快速反應、避開危險,甚至提升學習同決策效率。

遲起身唔等於懶!夜貓同雲雀原來係基因決定

遲起身唔等於懶!夜貓同雲雀原來係基因決定

有啲人天生 早睡早起,朝早 6 點自然醒身,精神奕奕;但亦有人喺夜晚最有活力,凌晨兩三點先想瞓。呢種差異唔係單純習慣問題,而係與 Chronotype(睡眠型態) 有關。Chronotype 由基因 (Genetics)、年齡 (Age)、生活環境 (Environment) 一齊決定,直接影響你嘅睡眠時間、精神狀態同工作效率。

腦淋巴系統:大腦喺瞓覺時點樣「清垃圾」

腦淋巴系統:大腦喺瞓覺時點樣「清垃圾」

我哋成日聽人講「瞓覺可以休息大腦」,但其實睡眠唔單止係休息,仲係大腦清理廢物嘅關鍵時刻。近年神經科學發現咗一個重要嘅系統:Glymphatic System(腦淋巴系統),負責喺瞓覺時清除代謝廢物,包括同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有關嘅 β-amyloid(β-類澱粉蛋白)。

睡眠不足與情緒健康:焦慮與抑鬱的隱藏推手

睡眠不足與情緒健康:焦慮與抑鬱的隱藏推手

好多香港人、台灣人甚至全球都市人,都認為「捱夜」只係令身體攰啲,但其實 睡眠不足對情緒健康影響極深。研究顯示,缺乏睡眠唔單止會令人心情差,仲係 焦慮 (Anxiety)抑鬱 (Depression) 嘅高危因素。對於 嗜睡症 (Narcolepsy) 患者,呢種風險更高,因為佢哋天生嘅睡眠結構失調,令情緒波動更加嚴重。

為何過度疲勞會令你進入「恐懼模式 」?

為何過度疲勞會令你進入「恐懼模式 」?

好多時候,大家經歷過捱夜、返工返學壓力大,會覺得整個人進入咗一種「生存模式 (Survival Mode)」:神經繃緊、疑神疑鬼、甚至有啲恐懼感。呢種情況唔只係心理作用,其實背後有大腦與荷爾蒙嘅科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