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牙套保持口腔衛生

什麼是口腔衛生?

口腔衛生是指保持牙齒和口腔清潔,以避免口腔腐爛、疾病和其他問題。

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有助於預防口臭、蛀牙和牙齦疾病。當細菌積聚並形成牙菌斑時,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在您開始戴牙套之旅之前,您的正牙醫師會檢查您的口腔和牙齦是否健康且沒有感染。存在感染時移動牙齒是危險的。如果在矯正治療期間發生感染,正畸醫師別無選擇,只能停止治療,直到感染清除。 

配戴牙套時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不管有沒有戴牙套,口腔衛生都不會改變。刷牙、使用牙線和看牙醫在治療期間都很重要。您只需要使用不同的技術來用牙套刷牙和使用牙線。這並不難,只是需要一些練習和習慣。 

帶牙套一天應該刷幾次?

每頓主餐後和睡前都應該刷牙。從本質上講,您需要明智地刷牙,並確保只要食物中含有糖分就刷牙,因此每天至少刷三到四次。刷牙要徹底。由於有各種角落和縫隙,用牙套刷牙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但最好慢慢來,徹底完成工作。 

使用牙套刷牙和使用牙線

什麼類型的牙刷最好?

使用電動還是手動牙刷取決於您。有些患者在配戴牙套時會喜歡其中一種。徹底比你使用的刷子類型更重要。 

有沒有刷牙的替代方法? 

如果午餐或吃零食後無法刷牙,請記得用水徹底沖洗口腔,以清除可能聚集在托架和金屬絲周圍的食物顆粒。不過,一天中的其他兩次沖洗是不可行的!確保至少早晚刷牙並用牙線清潔牙齒。  

如果我不刷牙,我的正牙會知道嗎?

哪些患者刷牙正確,哪些患者刷牙不正確,一目了然。牙菌斑在托槽和牙齦線周圍堆積。牙菌斑會導致牙齒染色,當您取下牙套時,這種現象會很明顯。牙菌斑也會導致蛀牙並導致牙齦感染,戴牙套時需要避免這些感染。  

我可以用牙套使用牙線嗎?

使用牙線是良好口腔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牙線是清潔牙縫和牙齦線的唯一方法。矯正醫師向所有戴牙套的人推薦超級牙線,因為它比其他類型的牙套更容易使用,而且不太可能損壞牙套。如果您覺得有幫助,也可以使用小齒間刷清潔牙套周圍。
 

牙套的逐步口腔衛生習慣

刷牙和牙套

吃完飯後,刷牙。根據您的喜好,使用電動或手動牙刷以及氟化物凝膠或牙膏。氟化物有助於保護琺瑯質。不要使用任何美白牙膏。美白劑只在接觸到的地方起作用。它不會在支架下面變白。等到取下牙套後再開始使用這些產品,以獲得均勻的顏色。 

從上排開始,將牙刷與托架頂部成 45 度角。沿著牙齒的上半部以小幅度打圈的方式移動刷子。這使得牙刷能夠清潔您的牙齒、矯正器和鋼絲。刷上牙的內側和所有平坦的表面。使用相同的刷子、角度和動作在底部拱形上重複。 

如果您的牙刷未能清除所有食物殘渣,請使用齒間刷。它非常適合進入任何小縫隙,清除牙刷無法到達的顆粒。  

牙線

取約20公分的牙線,將其纏繞在食指上。將牙線穿入金屬絲和牙齒之間。用力將牙線輕輕移至牙齒之間並進入牙齦,以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殘渣。

檢查你的牙齒和牙套

快速檢查您的牙齒,確保已清除所有食物和牙菌斑。檢查支架和電線,確保沒有鬆動或損壞的情況。 

如果您的托槽或鋼絲在口腔內部摩擦並導致您感到不適,請取一小塊蠟並將其平滑地塗抹在需要的托槽的任何部分上。如果刺激持續,請致電診所。 

重要的口腔衛生提示

除了刷牙和使用牙線外,還需要記住其他一些要點,以保持牙齒健康和無污漬。 

避免吃零食

現在您的牙齒已經乾淨了,請盡量避免在兩餐之間吃零食。如果您吃零食,請嘗試做出健康的選擇。最好在飯後、刷牙之前立即吃任何含糖食物。在兩餐之間吃或喝甜食可能意味著糖會在牙齒和牙套上停留數小時,從而導致蛀牙和染色。  

定期更換牙刷

如果刷毛磨損,牙刷的效果就沒那麼好了。牙醫建議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牙刷。然而,牙套可能會導致牙刷磨損得更快。當刷毛不再直時,請更換牙刷。 

去看牙醫

雖然您定期去看正牙醫生,但這與去看牙醫不同。戴上牙套後,您應該每六個月去看一次牙醫,對牙齒進行專業清潔。提前預約,以免忘記參觀。 

如果你忽視了口腔衛生習慣

直接把它撿起來。盡快徹底刷牙並使用牙線。盡量隨身攜帶牙刷和牙膏,以便隨時刷牙。最好不要放棄口腔衛生,因為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問題。

如果您不刷牙,可能會影響您的矯正治療。如果您的牙齒上有大量牙菌斑,您可能需要儘早去看牙醫。專業清潔可能會減少戴牙套後出現明顯污漬的機會。 

缺乏口腔衛生是牙齦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出現牙齦感染,您的正牙醫師可能需要停止調整牙套,直到感染消失。如果牙齒在受感染的牙齦中移動,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問題,而且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blog de salud

View all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前言:為何黑眼圈總是揮之不去? 「黑眼圈」係現代人嘅常見問題之一。無論係通宵工作、壓力過大、過敏,甚至遺傳因素,都可能令眼底皮膚變黑或出現陰影。雖然多數情況屬於美容問題,但有時亦可能反映身體狀況,例如貧血、睡眠質素差、血液循環不良等 [1]。  一、黑眼圈的主要類型與成因 色素型黑眼圈(Pi...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是評估呼吸、循環系統狀態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市面上兩大類可穿戴設備用於血氧監測: 智慧手錶(如 Samsung Watch、Apple Watch) 專用血氧監測設備(如 O₂Ring、指夾式脈搏血氧儀) 兩種設備的設計目的、測量方式、準確性、監測...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即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佔總血紅蛋白的百分比,是臨床及居家監測呼吸、循環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可能反映體內氧的供應或運送出現問題(低氧血症、hypoxemia)或更廣泛的組織缺氧(hypoxia)[1][2]。本文旨在探討: 血氧飽和度正常範圍與變...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Ice Pack / Cold Therapy / Cryotherapy)係好多運動、急性受傷(如扭傷、撞擊、肌肉拉傷)時的第一時間處理方法。但不少人會疑惑: 「冰敷純粹止痛,定係真係會幫助組織修復?」「冰敷幾耐?冰敷幾多日?會唔會影響身體自然修復?」 本文從科學、醫學、運動治療角度,...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前言:為何「坐耐、蹲耐、跪耐」之後會痛? 無論係坐喺電腦前、跪低執嘢、長時間翹腳、側睡又唔郁——好多人體驗過一樣情況: 「一動就痛、一企起身腳軟、膝蓋直唔到、關節卡卡聲,又或者要行幾步先鬆返。」 其實呢種情況係非常普遍,而且通常並非關節已經壞死,而係 和關節生理、滑液循環、血液供應、肌肉張力 ...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是華人烹飪文化中常見的說法,用以描述魚類在 解凍、切片或加熱後所突然出現的腥味、血水味或脂肪味。此現象並不代表食材變壞,但背後牽涉到蛋白質變化、脂肪氧化與揮發性化合物釋放等多種科學機制。本文將以科學角度剖析魚醒味的成因,並提供實證方法降低這種味道,同時探討其安全性。 🧪 什麼是「魚...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不少家庭煮食者都會問:「生牛肉需唔需要清洗先煮?」特別係買梅頭(Chuck Tender / Chuck Roll)呢類切件時,可能見到少量血水、碎肉、黏液,就會擔心細菌問題。根據多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其實 生牛肉一般情況下無需清洗,而且清洗反而會提高交叉污染風險。 下文將由科學角度解釋理由,...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草莓鮮甜多汁,但表面凹凸、種子細小,容易殘留泥沙、蟲卵、細菌與農藥殘留。市面上很多清洗方法,包括鹽水、醋水、梳打粉、臭氧水等,但到底邊樣真正有效、又不會破壞草莓的營養與口感? 今次文章從 科學研究與食物安全角度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原理、有效程度與正確用法,並提供一套 最安全、最有效的草莓清洗流...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進入身體之後會發生咩事? 食牛肉之後,身體會進入「高蛋白消化模式」: 胃部階段:胃酸(pH約2)與胃蛋白酶一齊將牛肉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鏈。此時釋放「胃泌素(gastrin)」促進更多酸及酶分泌。 小腸階段:十二指腸接收食糜後,胰臟釋出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臟釋出膽汁乳化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