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Nirmatrelvir?

Nirmatrelvir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抗病毒药物,可作为口服活性3C 样蛋白酶抑制剂。 它是nirmatrelvir/ritonavir组合的一部分,以 Paxlovid 品牌销售。

制药

冠状病毒蛋白酶切割病毒多蛋白中的多个位点,通常是在谷氨酰胺残基之后。 早期对相关人类鼻病毒的研究表明,柔性谷氨酰胺侧链可以被刚性吡咯烷酮取代。 这些药物在COVID-19 大流行之前针对包括SARS在内的其他疾病进行了进一步开发。 2018 年,当GC376(一种前药GC373) 用于治疗以前 100% 致死的猫冠状病毒病,猫传染性腹膜炎,由猫冠状病毒引起。 Nirmatrelvir 和 GC373 都是肽模拟物,在 P1 位共享上述吡咯烷酮,是竞争性抑制剂;然而,他们分别使用腈和醛来结合催化半胱氨酸。 Pfizer 研究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分别以腈和苯并噻唑-2-基酮作为反应基团,并最终选择腈。

Nirmatrelvir 是通过对早期临床候选药物 lufotrelvir 的改进而开发的,它也是一种共价蛋白酶抑制剂,但其弹头是羟基酮的磷酸盐前药。 Lufotrelvir 需要静脉内给药,将其使用限制在医院环境中。 三肽蛋白模拟物的逐步修饰导致了适合口服给药的尼马曲韦。 关键变化包括减少氢键供体的数量,以及通过引入刚性双环来减少可旋转键的数量 非常规氨基酸(特别是“带有两个甲基的稠合环丙基环 ” ),它模拟了早期抑制剂中发现的亮氨酸残基。 该残留物以前曾用于合成波普瑞韦。 使用组合化学(hybrid combinatorial substrate library technology )首次将尼马瑞韦P3 位使用的叔亮氨酸(简称:Tle)鉴定为潜在靶向SARS-CoV-2 3C 样蛋白酶药物中的最佳非经典氨基酸 )。

然而,亮氨酸样残留物导致附近失去与甘氨酸的接触。 作为补偿,辉瑞尝试添加甲磺酰胺、乙酰胺和三氟乙酰胺,并发现三氟乙酰胺中的三氟乙酰胺具有优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化学和药理学

nirmatrelvir 合成的全部细节由辉瑞公司的科学家首次发表。

在倒数第二步中,使用水溶性碳二亚胺EDCI作为偶联剂,将合成的同手性 氨基酸与同手性氨基酰胺偶联。 然后用Burgess 试剂处理所得中间体,将酰胺基团脱水为产物的腈。

Nirmatrelvir 是一种共价抑制剂,直接与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催化半胱氨酸( Cys145 )残基结合。

在联合包装的药物nirmatrelvir/ritonavir中,ritonavir通过细胞色素酶抑制作用减缓 nirmatrelvir 的代谢,从而增加主要药物的循环浓度。 这种作用也用于HIV 治疗,其中利托那韦与另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同样增强其药代动力学。

许可

2021 年 11 月,辉瑞与联合国支持的药品专利池签署了一项许可协议,允许nirmatrelvir在 95 个国家生产和销售。 辉瑞公司表示,该协议将允许当地药品制造商生产药丸,“目的是促进更多地接触全球人口”。 但是,该协议不包括巴西、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和泰国等几个发生重大 COVID-19 疫情的国家。

研究

导致 nirmatrelvir 的研究始于 2020 年 3 月 16 日,当时辉瑞在其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工厂正式启动了一个项目,以开发用于治疗 COVID-19 的抗病毒药物。 [2020 年 7 月 22 日,辉瑞的化学家们首次能够合成 nirmatrelvir,尽管当时还不清楚那一刻的重要性,因为它只是那周合成的 20 种候选药物之一。 2020 年 9 月 1 日,辉瑞公司完成了一项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尼马瑞韦可以口服给药。 用于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药物的实际合成是在辉瑞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工厂进行的。

2021 年 2 月,辉瑞在其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临床研究部门启动了公司的PF-07321332(nirmatrelvir)的第一个I 期试验。 据《化学与工程新闻》报导,该药物“在 12 个月内从一个想法发展到第一个人体临床试验——交付定制候选药物的速度惊人。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前言:為何黑眼圈總是揮之不去? 「黑眼圈」係現代人嘅常見問題之一。無論係通宵工作、壓力過大、過敏,甚至遺傳因素,都可能令眼底皮膚變黑或出現陰影。雖然多數情況屬於美容問題,但有時亦可能反映身體狀況,例如貧血、睡眠質素差、血液循環不良等 [1]。  一、黑眼圈的主要類型與成因 色素型黑眼圈(Pi...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是評估呼吸、循環系統狀態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市面上兩大類可穿戴設備用於血氧監測: 智慧手錶(如 Samsung Watch、Apple Watch) 專用血氧監測設備(如 O₂Ring、指夾式脈搏血氧儀) 兩種設備的設計目的、測量方式、準確性、監測...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即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佔總血紅蛋白的百分比,是臨床及居家監測呼吸、循環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可能反映體內氧的供應或運送出現問題(低氧血症、hypoxemia)或更廣泛的組織缺氧(hypoxia)[1][2]。本文旨在探討: 血氧飽和度正常範圍與變...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Ice Pack / Cold Therapy / Cryotherapy)係好多運動、急性受傷(如扭傷、撞擊、肌肉拉傷)時的第一時間處理方法。但不少人會疑惑: 「冰敷純粹止痛,定係真係會幫助組織修復?」「冰敷幾耐?冰敷幾多日?會唔會影響身體自然修復?」 本文從科學、醫學、運動治療角度,...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前言:為何「坐耐、蹲耐、跪耐」之後會痛? 無論係坐喺電腦前、跪低執嘢、長時間翹腳、側睡又唔郁——好多人體驗過一樣情況: 「一動就痛、一企起身腳軟、膝蓋直唔到、關節卡卡聲,又或者要行幾步先鬆返。」 其實呢種情況係非常普遍,而且通常並非關節已經壞死,而係 和關節生理、滑液循環、血液供應、肌肉張力 ...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是華人烹飪文化中常見的說法,用以描述魚類在 解凍、切片或加熱後所突然出現的腥味、血水味或脂肪味。此現象並不代表食材變壞,但背後牽涉到蛋白質變化、脂肪氧化與揮發性化合物釋放等多種科學機制。本文將以科學角度剖析魚醒味的成因,並提供實證方法降低這種味道,同時探討其安全性。 🧪 什麼是「魚...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不少家庭煮食者都會問:「生牛肉需唔需要清洗先煮?」特別係買梅頭(Chuck Tender / Chuck Roll)呢類切件時,可能見到少量血水、碎肉、黏液,就會擔心細菌問題。根據多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其實 生牛肉一般情況下無需清洗,而且清洗反而會提高交叉污染風險。 下文將由科學角度解釋理由,...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草莓鮮甜多汁,但表面凹凸、種子細小,容易殘留泥沙、蟲卵、細菌與農藥殘留。市面上很多清洗方法,包括鹽水、醋水、梳打粉、臭氧水等,但到底邊樣真正有效、又不會破壞草莓的營養與口感? 今次文章從 科學研究與食物安全角度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原理、有效程度與正確用法,並提供一套 最安全、最有效的草莓清洗流...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進入身體之後會發生咩事? 食牛肉之後,身體會進入「高蛋白消化模式」: 胃部階段:胃酸(pH約2)與胃蛋白酶一齊將牛肉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鏈。此時釋放「胃泌素(gastrin)」促進更多酸及酶分泌。 小腸階段:十二指腸接收食糜後,胰臟釋出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臟釋出膽汁乳化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