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在为某人帮忙后会更喜欢某人。 对此的解释是认知失调。 人们之所以帮助别人,是因为他们喜欢别人,即使他们不喜欢,因为他们的思想很难保持自己的行为和看法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换句话说,富兰克林效应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受到攻击的结果。 每个人都会发展出一种角色,而这种角色之所以会持续存在,是因为个人叙述中的不一致之处会被重写、编辑和误解。
富兰克林的效果观察
班杰明·富兰克林(效应以他的名字命名)引用了他所说的「古老格言」: 他的自传:
“曾经对你做过一件好事的人,会比那些你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更愿意再做一次好事。”
富兰克林解释了他在 18 世纪担任宾夕法尼亚州议会时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立法者的敌意:
听说他的图书馆里有一本非常稀有而好奇的书,我给他写了一张便条,表达了我想读一读那本书的愿望,并请他帮我借给我几天 。 他立即寄出,我在大约一周后寄回,并附上另一张纸条,强烈表达了我对他的好感。 当我们下次在众议院见面时,他非常有礼貌地对我说话(这是他以前从未这样做过的)。 从那以后,他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愿意为我服务,因此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研究
Jecker 和 Landy 在 1969 年对此效应进行了一项研究,其中学生被邀请参加研究人员举办的问答比赛,他们可以在比赛中赢得一笔奖金。
这场比赛结束后,
- 「获胜」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都获得了胜利。 研究人员找到他们,要求他们退还钱,理由是他用自己的资金来支付获奖者的钱,现在钱不够了;
- 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被秘书要求退还钱,因为钱是心理学系的,而且资金不足;
- 另外三分之一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
然后,所有三组都被问及他们有多喜欢该研究人员。
- 第二组最不喜欢他
- 第一组最不喜欢他
这表明中间人的退款请求降低了他们的好感度,而直接请求则增加了他们的好感度。
1971 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心理学家 John Schopler 和 John Compere 进行了以下实验:
他们让受试者对冒充其他学生的同伙进行学习测验。 受试者被告知,学习者将观看老师用棍子在一系列木立方体上敲出长图案。 然后学习者会被要求重复这些模式。 每位老师要在两个不同的人身上尝试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次一个。 在一轮中,当学习者正确掌握模式时,老师会给予鼓励。 在另一轮实验中,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会侮辱和批评他们。 之后,老师们填写了一份情境报告问卷,其中包括有关学习者的吸引力和讨人喜欢的问题。 整体而言,受到侮辱的受试者被认为不如受到鼓励的受试者有吸引力。
受试者的自己对共犯的行为影响了他们对他们的看法 - “你倾向于喜欢对你友善的人,不喜欢对你粗鲁的人。”
心理学家 Yu Niiya 对日本和美国受试者进行的一项更新但规模较小的研究重现了结果。
作为认知失调范例的效果
富兰克林的这种看法被引用为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改变态度或行为来解决思想、态度和行动之间的紧张或「不和谐」。 就本富兰克林效应而言,主体对其他人的消极态度与他们知道自己帮了对方一个忙之间存在不一致。
其他解释
心理学家Yu Niiya 将此现象归因于被请求者回报了请求者点燃友好关系的感知尝试。 这个理论将解释当使用中介时本·富兰克林效应的缺失。
使用
在销售领域,本富兰克林效应可用于与客户建立融洽的关系。 而不是主动提供帮助对于潜在客户,销售人员可以向潜在客户寻求协助:「例如,请他们与您分享他们认为最引人注目的产品优势、他们认为市场的发展方向,或哪些产品可能会让您 感兴趣」几年后。 这种纯粹的恩惠如果不予回报,可以建立好感度,从而增强您赢得客户的时间和未来投资的能力。 」
富兰克林效应也可以在成功的师徒关系中观察到。 一位消息人士指出,这种关系「是由知识和影响力的根本不平衡所决定的」。 试图主动回报导师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角色转换和主动提供的帮助可能会让你的导师陷入意想不到的尴尬境地」。 戴尔·卡内基畅销书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中引用了本·富兰克林效应。 卡内基将请求帮忙解释为「一种微妙但有效的奉承」。
正如卡内基所建议的:
...当我们要求同事帮我们一个忙时,我们就表示我们认为他们拥有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无论是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或其他什么。 这是表达钦佩和尊重的另一种方式,而其他人以前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 这立即提高了他们对我们的看法,让他们更愿意再次帮助我们,因为他们喜欢我们的钦佩,并且真正开始喜欢我们。
心理学家 Yu Niiya 认为,本富兰克林效应证实了土井武雄 (Takeo Doi) 的「甘え」理论,正如《依赖性的解剖学》中所描述的那样。 它指出,依赖的、孩子气的行为可以引发亲子关系,其中一方将自己视为照顾者。 实际上,「甘え」创造了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人感到对另一个人负责,然后对方可以自由地做出不成熟的行为并提出要求。
一位评论员讨论了与狗训练相关的本·富兰克林效应狗训练,认为「更多地考虑关系中人性的一面,而不是关于狗本身。”虽然训练员经常区分基于积极和消极强化 的训练方法对狗的影响,但「考虑这两种方法可能对训练员产生的影响」也可能相关。 富兰克林效应表明,我们在训练期间对待狗的方式会影响我们对它们作为个体的看法,特别是我们喜欢或不喜欢它们的程度。 当我们以款待、赞美、抚摸和玩耍的形式为我们的狗做一些好事来强化它们所期望的行为时,这种对待可能会让我们更喜欢它们。 而且,如果我们使用严厉的言语、猛拉项圈或击打来试图改变我们的狗的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开始不那么喜欢我们的狗。 」
反向
相反的情况是,我们开始憎恨一个我们做错了事的人。 我们使他们去人性化,以便为我们对他们所做的坏事辩护。
有人认为,如果在战斗中杀死敌方军人的士兵后来开始憎恨他们,那是因为这种心理策略有助于「减少杀戮的不和谐感」。 这种现像也可能「解释像哈特菲尔德与麦考伊这样的长期恩怨” ;或不同文化中的仇杀情况:「一旦开始,我们可能无法停止并从事我们通常不允许的行为。」正如一位 评论员所说,「狱卒开始看不起囚犯;集中营看守前来对俘虏进行非人性对待;士兵为敌人制造贬义词。伤害你敬佩的人是很困难的。杀死一个人类同胞更加困难。将自己造成 的伤亡视为比自己低等的事情、值得受到伤害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继续将自己视为一个善良而诚实的人,继续保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