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隱形殺手的成因、統計數據與科學研究
快速導讀
- 高血壓係全球最普遍、但最容易被忽視嘅慢性病之一。
- 超過一半患者完全無症狀,但長期會破壞血管、增加中風同心臟病風險。
- 主要成因包括:高鹽、肥胖、缺乏運動、低鉀、飲酒、睡眠窒息症、壓力、吸煙、腎病等。
- 全球研究顯示:高鹽攝取加上肥胖係兩大主因,合計可佔高血壓負擔約 40–60%。
- 文內提供國際統計數據、重要期刊研究重點,以及完整參考文獻。
一、高血壓係乜?為何被稱為隱形殺手?
血壓由兩個數字組成:
- 收縮壓(上壓):心臟收縮、泵血嗰下的壓力。
- 舒張壓(下壓):心臟放鬆時的壓力。
一般診斷高血壓的標準:
- 診所量度:血壓大於或等於 140/90 mmHg
- 家用血壓計:血壓大於或等於 135/85 mmHg
高血壓最危險的地方在於:大部分人完全無症狀,但血管已經被長期破壞, 包括動脈硬化、血管內壁受損、心臟工作負荷增加等。隨時間推移,會顯著增加:
- 中風(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
- 心臟病發作
- 心臟衰竭、心室肥大
- 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
- 視網膜微血管受損,影響視力
很多時患者直到出現中風、心肌梗塞或腎功能明顯惡化,先發現自己有多年高血壓。 因此,高血壓常被稱為「隱形殺手」。
二、高血壓主要原因:國際估計百分比(PAR%)
不同風險因素對高血壓的影響,通常用「人口歸因風險(Population-Attributable Risk, PAR)」去估算, 即假設完全消除某一風險因素,可以減少幾多比例的高血壓個案。以下為綜合 WHO、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INTERSALT、Hypertension 等研究的估計:
| 風險因素 | 推估貢獻度(PAR %) | 主要研究來源 |
|---|---|---|
| 高鹽攝取 | 20–30% | INTERSALT 研究、WHO 指引 [1][2] |
| 肥胖 / 內臟脂肪過多 | 20–30% |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Circulation 等 [4][5] |
| 缺乏運動 | 約 5–13% | WHO、GBD 風險因子報告 [4] |
| 鉀攝取不足 | 約 5–10% | WHO 推薦、Cochrane 系統回顧 [6] |
| 大量飲酒 | 約 5–10% | Hypertension 相關 meta-analysis |
| 睡眠窒息症(OSA) | 約 5–10% | NEJM、Circulation 研究高血壓與 OSA 關係 [7][8] |
| 長期壓力 | 約 5–10% | 職業壓力與血壓研究、心血管綜述 [9] |
| 吸煙 | 約 3–6% | GBD、Journal of Hypertension 等 [10] |
| 慢性腎臟病 | 約 3–5% | KDIGO 指引 [11] |
| 遺傳因素 | 遺傳度約 30–60%(非 PAR%) | 雙生研究、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
簡單總結:高鹽攝取與肥胖(尤其內臟脂肪)係目前證據最強、影響最大嘅兩個可改變因素,合計可佔整體 高血壓負擔約 40–60%。其餘如缺乏運動、低鉀飲食、飲酒、睡眠窒息症、壓力及吸煙等亦有重要貢獻。
三、重要科學研究重點
1. 高鹽攝取:INTERSALT 研究與 WHO 分析
INTERSALT 係一項跨 52 個國家及地區的大型國際研究,透過量度 24 小時尿鈉排出量, 去估算每日實際食鹽攝取,再與血壓數值作比較。研究發現,每日鈉攝取愈高, 收縮壓與舒張壓普遍愈高,而且年齡越大,關聯越明顯。部分極低鹽飲食的原住民群組, 幾乎不存在高血壓隨年齡上升的現象。
在此基礎上,WHO 推算,如果將人均食鹽量降至建議水平(約每天少於 5 克食鹽), 可減少大約 20–30% 的高血壓個案,並大幅度減少因中風、心臟病所致的死亡 [1][2][3]。 多個隨機對照試驗亦證明,適度減鹽可有效降低血壓,是成本最低而效果明確的防治策略之一。
2. 肥胖與內臟脂肪: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與 Circulation 綜述
肥胖,尤其係腹部肥胖及內臟脂肪過多,會增加交感神經活性、擴大血容量, 同時刺激腎素-血管張力系統(RAAS)及胰島素阻抗,令血壓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分析指出,高 BMI 係全球高血壓及相關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 約可解釋接近三成的高血壓負擔 [4][5]。
多項臨床試驗證明,即使是中度減重(例如減去 5–10% 體重),都可以明顯降低血壓。 一些患者在成功減重後,甚至能減少降壓藥劑量或藥物數目,反映體重管理在高血壓治療上非常關鍵。
3. 鉀攝取不足、缺乏運動與飲酒
鉀離子有助腎臟排出鈉、擴張血管、改善血管內皮功能。Cochrane 系統回顧指出, 當每日鉀攝取增加(例如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可令收縮壓平均降低約 3–5 mmHg, 對整個人群而言是相當可觀的改變 [6]。
缺乏運動會令血管彈性下降、體重增加及代謝惡化。WHO 和 GBD 均估計,約有一成左右的高血壓個案, 與身體活動量不足有關。另一方面,大量飲酒會短期升高血壓,長期則令交感神經過度活躍, 增加持續性高血壓及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4. 睡眠窒息症(OSA):NEJM 與 Circulation 的關鍵證據
睡眠窒息症患者在睡眠期間反覆出現呼吸暫停與低氧血症,導致交感神經持續被激活。 NEJM 的前瞻性研究顯示,中至重度 OSA 患者,在未來數年的高血壓發病風險比沒有 OSA 者高出 2 至 3 倍 [7]。
另一項刊登於 Circulation 的研究顯示,所謂「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當中,有相當高比例同時患有 OSA [8]。對這類病人而言,單靠加藥未必足夠,處理好睡眠窒息症 (例如使用 CPAP 治療)可以明顯改善血壓控制。
5. 長期壓力、吸煙與腎臟疾病
心理壓力與職業壓力被證實會影響血壓。早期研究已經發現,高工作壓力組別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較高, 而且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上升 [9]。慢性壓力會令皮質醇長期偏高, 影響血管張力及代謝健康。
吸煙則會令血管硬化加速、內皮功能受損,雖然即時血壓升高是短暫的,但長遠會加強高血壓與心血管風險。 慢性腎臟病則被視為典型的「次發性高血壓」原因之一,因為腎臟在血壓調節中扮演核心角色, 一旦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或腎臟結構受損,血壓往往變得難以控制 [11]。
四、參考文獻(APA 格式)
- Intersalt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1988). Intersalt: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electrolyte excretion and blood pressure. BMJ, 297(6644), 319–328.
- He, F. J., & MacGregor, G. A. (2002). Effect of modest salt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 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
- Mozaffarian, D., et al. (2014). Global sodium intak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GBD 2019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2020). 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The Lancet.
- Hall, J. E., do Carmo, J. M., da Silva, A. A., Wang, Z., & Hall, M. E. (2015). Obesity-induced hypertension: interaction of neurohumoral and renal mechanisms. Circulation Research.
- Aburto, N. J., et al. (2013). Effect of increased potassium intake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 Peppard, P. E., Young, T., Palta, M., & Skatrud, J. (2000).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hypertens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Logan, A. G., et al. (2001). High prevalence of unrecognized sleep apnoea in drug-resistant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
- Schnall, P. L., et al.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train, workplace social support, and blood pressur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 Virdis, A., Giannarelli, C., Neves, M. F., Taddei, S., & Ghiadoni, L. (2010). Cigarette smoking and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Blood Pressure Work Group. (2021). KDIGO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Pressur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