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0(i) 胭脂紅
E120(ii) 胭脂蟲提取物
CI 75470
來源
從昆蟲Dactylopius coccus 中分離出來的天然紅色食用色素 ,生活在不同種類的多肉植物上。E120(i) 是純色,而 E120(ii) 是粗提物。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cochineal上的背景文件。
生產
這種色素是由胭脂蟲紅酸產生的,胭脂蟲紅酸是從一些介殼蟲中提取的,例如胭脂蟲鱗片(Dactylopius coccus)和某些紫菜屬(亞美尼亞胭脂蟲和波蘭胭脂蟲)。胭脂紅是一種用於製造人造花、油漆、深紅色墨水、胭脂和其他化妝品以及一些藥物的著色劑。
為了製備胭脂紅,將粉狀介殼蟲體在氨或碳酸鈉溶液中煮沸。分離出不溶物後,提取液用明礬處理,析出紅色固體。這種沉澱物稱為“胭脂湖”或“深紅湖”。不含鐵元素可確保顏色的純度。可以加入氯化亞錫、檸檬酸、硼砂或明膠來改變沉澱。傳統的深紅色不僅受胭脂紅酸的影響,還受其螯合金屬鹽離子的選擇影響。對於紫色的陰影,將石灰添加到明礬中。
功能與特性
紅色食用色素。極易溶於水。
產品
多種產品。
每日攝入量
高達 5 毫克/公斤體重。
副作用
在食品中使用的濃度沒有副作用。少數病例報告多動症增加。當用於化妝品時,接觸過敏是眾所周知的。
食品使用規定
美國
2006 年 1 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評估了一項提案,該提案要求含有胭脂紅的食品在成分標籤上按名稱列出。還宣布 FDA 將單獨審查含有胭脂紅色素的處方藥的成分標籤。從請求公共利益科學中心敦促FDA要求成分標籤,明確規定胭脂紅昆蟲導出並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和過敏性休克是由FDA拒絕。 食品行業強烈反對在標籤上寫上“基於昆蟲的”的想法,FDA 同意允許使用“胭脂蟲提取物”或“胭脂紅”。
歐盟
在歐盟,胭脂紅在食品中的使用受到歐盟委員會關於一般食品添加劑和特別是食用染料的指令的監管,並以胭脂蟲紅、胭脂紅酸、胭脂紅的名稱列出和天然紅 4作為歐盟批准的食品添加劑清單中的E 120添加劑。食品染料指令僅批准將胭脂紅用於某些食品組並規定了允許或限制其達到量子滿足的最大量。
關於食品標籤的歐盟指令 2000/13/EC規定,胭脂紅(與所有食品添加劑一樣)必須包括在食品成分清單中,並附有其添加劑類別和所列名稱或添加劑編號,即作為食品色素胭脂蟲紅或食品色素 E 120以當地市場語言表示。
自 2012 年 1 月起,EFSA 已更改其允許將 Carmine E120 用於醫藥產品的方式。當在英國藥典中使用時,EFSA 對昆蟲來源的胭脂紅 (E120.360) 的過敏反應數量不斷增加表示擔憂。以前含有昆蟲來源的胭脂紅的醫藥產品已被合成版本的食用色素所取代。內部研究表明,流行的抗噁心和增重液體藥物的新配方在過敏反應方面的風險顯著降低。已知新配方來源於植物,使用氧化鈣來測量顏色深度。
飲食限制
由於 E120 是從昆蟲中提取的,因此純素食者和素食者以及某些宗教團體都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