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和薯片與可卡因或海洛因一樣容易上癮

一项研究分析发现,14% 的成年人沉迷于超加工食品

这项发现令人震惊,因为超加工食品——例如香肠、冰淇淋、饼干、软性饮料和含糖谷物——此前曾被 认为与认知能力下降、癌症、心理困扰甚至早逝有关。

包括无法控制和过度消费、渴望以及尽管有潜在的负面健康影响但仍持续摄取。

超加工食品中常见的精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组合似乎对大脑奖励系统具有超加性效应,高于单独的常量营养素, 这可能会增加这些食物的成瘾潜力。

一些专家认为,与烟草中的尼古丁不同,它可能不是单一成分使糖果或饼干上瘾,而是多种成分。

天然来源的食物往往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较多的脂肪,但两者的含量并不高,而超加工食品的 两者含量却不成比例地较高。

如果一个苹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55 kcal,脂肪含量少于 2 kcal,那么一块巧克力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237 kcal,脂肪含量为 266 kcal。

过去的研究也发现,含糖或脂肪食物使更健康的替代品失去吸引力,而大脑重新布线可能会产生与健康相关的后果,例如过度放纵和体重增加。

吃精加工食品会引发多巴胺的激增,然后突然下降,导致渴望、解决问题和崩溃的无休止的循环——类似于酗酒或吸毒成瘾的人。

研究中指出,虽然添加剂本身不太可能上瘾,但食品中的添加剂可能是热量效应的增强剂。

冰淇淋和薯片与可卡因或海洛因一样容易上瘾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超加工食品的成瘾性敏感——有些人可能能够吃一把薯片并感到满足,而另一些人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

不是每个人都会上瘾90% 的人可以尝试饮酒而不会有问题;许多人甚至还尝试香烟,甚至可卡因。

然而,超加工食品的成瘾特性引起了具有健康意识的科学家的强烈抗议,他们认为某些食品应该带有「烟草式 」的建议——毕竟,超加工食品是无法逃脱的,它们无处不在。

icecream

虽然适度摄取是安全的。 为了尽量减少吃超加工食品,问问自己:这真的是食物吗? 你很快就会从上瘾变成厌恶。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重點:事件本身不代表飲水會感染;主要風險來自水經鼻腔進入。 目錄 ...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翅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過期雞翅還能食嗎? 雞翅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翅? 雞翅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翅會變質嗎? 會。皮脂較多、表面不潔或溫度過高時,細菌繁殖更快。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外觀:皮色發黃、出黑斑或血水。 觸感:表面黏滑、軟爛。 氣...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蛋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過期雞蛋還能食嗎? 雞蛋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蛋? 雞蛋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蛋會變質嗎? 會。殼面有微孔,溫差及濕度變化會令細菌入侵。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水測:沉底=較新鮮;浮起=多半變壞。 打開觀察:蛋白渾濁水樣、蛋黃...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羊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過期羊肉還能食嗎? 羊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羊肉? 羊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羊肉會變質嗎? 會。脂肪多而易氧化,處理或存放唔好就會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顏色:紅轉黑,或出現綠斑。 脂肪:由白轉黃兼有酸味。 氣味:由輕...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豬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過期豬肉還能食嗎? 豬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豬肉? 豬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豬肉會變質嗎? 會。豬肉表面水活度高,加上處理不潔或溫度過高,容易腐敗。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顏色:粉紅轉灰、發綠或出斑。 氣味:酸臭、腥臭味濃 ...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牛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過期牛肉還能食嗎? 牛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牛肉? 牛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牛肉會變質嗎? 會。牛肉含高蛋白同水分,若溫度控制或衛生不當,細菌會快速繁殖,導致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顏色:鮮紅轉深褐甚至發黑;脂肪變黃。 ...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在過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多被視為「小孩的病」,很多成年人小時候從未被評估或診斷。直到近年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度提升,許多成人才開始懷疑,自己長期以來的專注困難、健忘、衝動或時間管理不良,可能與 ADHD 有關。這種「晚發現」的情況相當普遍,也引發了問題:成年後是否值得接受 ADHD 診斷?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佔據了人們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不同職業對健康的風險並不相同。一些工作性質或環境,會顯著增加慢性病、心理壓力、甚至縮短壽命的風險。以下從科學研究與醫學角度,探討幾類對健康損害較大的職業,並附上相關統計數據。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在現代執法中,警察常使用所謂「非致命性武器」(less-lethal weapons),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 電擊槍(Taser)。電擊槍的設計初衷是提供一種介於徒手制服與槍械之間的選擇,藉由暫時性電擊使嫌疑人失去行動能力,以降低致命暴力發生的風險。然而,電擊槍並非完全無害,背後涉及的電流機制與人體生理反應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