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了解症狀

1. 缺钙:手指麻木、刺痛、心律不整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的说法,钙对于维持骨骼强健以及控制肌肉和神经功能非常重要。 严重低钙的症状包括手指麻木、刺痛和心律异常 。 也就是说,没有短期、明显的缺乏钙症状。

大多数成年人每天需要 1,000 毫克 (mg) 钙,但 50 岁以上的女性和 70 岁以上的男性则需要 1,200 毫克 。 每天至少喝三份牛奶或优格可能就够了。 起司是钙的另一个好来源,但如果您不喜欢乳制品,您可以在钙强化植物奶或早餐麦片中找到这种营养素(检查食物的营养成分标签,看看是否添加了钙),还 有羽衣甘蓝和绿花椰菜等深绿色叶菜。

羽衣甘蓝

2. 维生素 D:疲劳、骨头疼痛、情绪变化等

这种维生素是另一种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的维生素,还可以预防某些癌症。  维生素 D 缺乏的症状 可能不明显—疲劳、骨痛、情绪变化以及肌肉疼痛或虚弱。

如果长期持续, 维生素 D 缺乏 会导致骨骼软化。 长期缺乏营养也可能与癌症和自体免疫疾病有关。

大多数成年人每天需要 15 微克 (mcg)维生素 D ,70 岁以上的成年人需要 20 微克。 Patton 建议每天喝三份强化牛奶或酸奶,每周吃两次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鲑鱼或鲔鱼,因为这些食物含有维生素D。 每天也花一些时间在户外晒太阳,因为这是营养的重要来源。 每周几次、十到 30 分钟的阳光直射应该会有所帮助。 但仅透过食物和阳光照射很难获得维生素 D 需求,因此补充剂通常是满足许多人日常需求的最佳方式。

sunshine

3. 钾:肌肉无力、便秘、心律不整等

钾可以帮助您的心脏、神经和肌肉正常运作,并为细胞提供营养,同时清除废物 。 另外,它是一种有用的营养素,有助于抵消钠对血压的负面影响它对于维持健康的血压很重要。

由于腹泻或呕吐,您可能会在短期内 出现钾含量低的情况;出汗过多;抗生素、泻药或 利尿剂;过量饮酒;或者根据梅奥诊所的说法, 由于 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 缺乏的症状包括肌肉无力、抽搐或痉挛; 便秘; 刺痛和麻木;还有心律不整或心悸 。

对于天然 钾来源,可以尝试香蕉、牛奶、橡子南瓜、扁豆、芸豆和其他豆类。 成年男性每天需要 3,400 毫克,女性每天需要 2,600 毫克。

7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了解症状

4. 铁:疲劳、气短、手脚冰冷、指甲脆弱等

铁是产生红血球所必需的,红血球将氧气输送到全身。 当铁含量过低时,红血球可能会缺乏,进而导致贫血症。 一些缺铁风险较高的群体包括经期妇女、正在生长的个体(例如儿童和孕妇)以及遵循纯素或素食饮食的人。

贫血会给你带来一些症状,包括虚弱和疲劳、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皮肤苍白、头痛、手脚冰冷、舌头酸痛或肿胀、指甲脆弱,以及对泥土等奇怪事物的渴望。 起初,症状可能很轻微,以至于您没有注意到有什么问题,但随着铁储备的耗尽,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

为了提高铁含量,巴顿建议吃强化铁的谷物、牛肉、牡蛎、豆类(尤其是利马豆、海军豆和芸豆)、扁豆和菠菜。 根据 NIH 的数据, 50 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每天需要 8 毫克,50 岁以下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 18 毫克。

5. 维生素 B12:麻木、疲劳、舌头肿胀等

\维生素 B12 有助于红血球和 DNA 的生成,还可以改善神经传导物质功能。 素食者和严格素食者可能面临 维生素B12 缺乏 的特别风险,因为植物不会产生这种营养素,而做过减肥手术的人也可能缺乏维生素B12,因为该手术使身体难以从食物中提取营养素,据 哈佛健康出版社报道。

严重缺乏 B12 的症状包括腿、手或脚麻木;行走和平衡问题;贫血; 疲劳; 弱点; 舌头肿胀、发炎; 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记忆力减退和思考困难。 这些症状可能会很快出现,也可能会逐渐出现,而且由于症状种类繁多,您可能会暂时不会注意到它们。

\成人每天需要 2.4 微克 B12 。 它最常见于动物产品中,\建议使用鱼、鸡肉、牛奶和优格来提高 B12 水平。 如果您是素食主义者,建议选择富含 B12 的食物,例如植物奶和早餐麦片。 大多数复合维生素中都含有维生素 B12 ,但如果您有缺乏维生素 B12 的风险,则可以服用专门含有维生素 B12 的补充剂。

7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了解症状

6. 叶酸:疲劳、腹泻、舌头光滑等

叶酸或 叶酸是一种 B 群维生素,对育龄妇女尤其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产前维生素通常含有高剂量的原因。 叶酸支持健康的生长和功能,并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特别是涉及神经管(大脑和脊椎)的缺陷。 叶酸缺乏会减少细胞和大红血球的总数,并导致未出生婴儿的神经管缺陷。

叶酸缺乏的症状包括疲劳、烦躁、腹泻、生长不良以及舌头光滑、触痛 。

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 的数据,可能怀孕的女性除了食用含叶酸的食物外,还应确保每天摄取 400 微克叶酸 。 叶酸最好以补充剂形式被人体吸收,其中 85% 从补充剂中吸收,50% 从食物中吸收。

要从食物中获取叶酸,请选择强化谷物、豆类、花生、葵花籽、全谷物、鸡蛋和深绿色叶菜。

7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了解症状

7. 镁:食欲不振、恶心、疲劳等

镁有助于支持骨骼健康并有助于能量产生,成年人需要 310 至 420 毫克,具体取决于性别和年龄。 尽管镁缺乏症在健康人群中相当罕见,但某些药物(包括一些抗生素和利尿剂)和健康状况(例如2 型糖尿病和 克罗恩病)可能会限制镁的吸收或增加这种营养素从体内 的流失。

镁缺乏会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和虚弱 。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麻木和刺痛、肌肉痉挛或收缩、癫痫发作、心律不整、性格改变或冠状动脉痉挛。

为了帮助你的水平恢复正常,多吃富含镁的食物,如 杏仁、腰果、花生、菠菜、黑豆和 毛豆。

7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了解症状

从营养缺乏到健康饮食

如果您怀疑自己缺乏营养,请咨询您的医生。 验血可以帮助确定你是否缺乏营养。 如果您是这样,您的医生可以将您转介给注册营养师或推荐补充品。

避免或纠正营养缺乏的最佳方法是确保饮食均衡、营养丰富。 鼓励首先饮食,但如果您营养缺乏的风险增加,服用多种维生素可能会受益。

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包括老年人、孕妇以及限制性饮食(例如纯素食者和素食主义者)或限制性饮食缺乏水果和蔬菜(典型的美国标准饮食)的人。

7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了解症状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經痛治療點解咁多年都冇突破?最新方法、本地現況與未來方向

經痛治療點解咁多年都冇突破?最新方法、本地現況與未來方向

幾乎一半嘅世界人口,每個月都要面對一次——月經同經痛。由青春期到更年期,呢段時間長達三十幾年。雖然經痛唔係致命疾病,但對好多女性嚟講,每個月都係一次痛苦嘅循環,影響工作、學業同生活質素 [1]。咁問題嚟喇:點解咁多年嚟,經痛治療仲係停留喺熱水袋同布洛芬(ibuprofen)?

Celecoxib(西樂葆)介紹 — 藥理、歷史背景與臨床試驗

Celecoxib(西樂葆)介紹 — 藥理、歷史背景與臨床試驗

1. 藥物簡介與臨床用途 Celecoxib(商品名 Celebrex 等)係一種選擇性 COX-2 抑制劑,屬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COX-2 喺炎症反應中會誘導前列腺素生成,從而引發疼痛及發炎;而 Celecoxib 有效抑制 COX-2,但對 COX-1 影響較少,因此相對常見 ...
用粟粉醃肉有乜科學根據?揭開中菜「滑肉」嘅秘密

用粟粉醃肉有乜科學根據?揭開中菜「滑肉」嘅秘密

前言:點解中餐炒肉咁滑? 好多香港人炒肉嘅時候都會發現,餐廳啲雞絲牛柳炒出嚟特別滑溜、唔鞋口。呢個秘密,唔喺高級食材,而係一個平凡但強大嘅材料——粟粉(Cornstarch)。 呢種技巧叫做**「走油前醃」或「滑油醃肉法」(Velveting)**,係中餐獨有技術之一,主要靠粟粉、蛋白、調味料...
咩係三價鐵(Fe³⁺)同二價鐵(Fe²⁺)?

咩係三價鐵(Fe³⁺)同二價鐵(Fe²⁺)?

當我哋講「鐵質」時,唔止係話有冇攝取足夠,而係講緊鐵喺人體內唔同形態(尤其係三價鐵 Fe³⁺ 同二價鐵 Fe²⁺)點樣被吸收、轉化、運輸同儲存,呢啲都深深影響生物可利用率

全面解構低鐵原因、病理機制及影響

全面解構低鐵原因、病理機制及影響

低鐵唔止係營養問題,仲可能係身體慢性警號

鐵質(iron)係人體不可或缺嘅微量元素,主要負責攜帶氧氣嘅血紅素(hemoglobin)製造、能量代謝、免疫調節等。當鐵質長期攝取不足、吸收差、或失去過多,就會導致「低鐵」(iron deficiency)甚至發展成「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本文將從臨床醫學與分子生理角度,深入探討低鐵嘅成因、病理機制、生物轉化過程,以及其對人體造成嘅連鎖影響。

Obefazimod(ABX464):潰瘍性結腸炎新藥研究、作用機制與研發進展

Obefazimod(ABX464):潰瘍性結腸炎新藥研究、作用機制與研發進展

Obefazimod(又名 ABX464)係由法國生物科技公司 Abivax 開發嘅口服小分子創新藥,目標治療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特別係潰瘍性結腸炎(UC)同克羅恩氏病(CD)患者。

夢遺係唔係一定關性事?

夢遺係唔係一定關性事?

夢遺,即係在無意識之下於睡眠中射精,係一種常見於青春期男生甚至成年男性身上的自然生理現象。夢遺唔等於一定發生性夢,也唔等於有性慾過強。它與睡眠週期中快速動眼期(REM sleep)嘅勃起模式有關,亦可能反映正常的荷爾蒙波動及精液排出節律。 咩係夢遺? 夢遺(nocturnal emission...
唔凍都會打冷震?

唔凍都會打冷震?

打冷震(shivering)唔一定因為天氣凍,喺情緒波動、發燒初期、焦慮、緊張等情況下都可以出現。打冷震係一種由大腦下視丘控制嘅「非意識性肌肉收縮」,目的係維持或調節核心體溫或應對突發壓力。了解打冷震背後嘅神經與體溫調節原理,可以幫我哋區分「正常生理反應」同「潛在疾病警號」。 打冷震係乜回事...
一緊張就流手汗?

一緊張就流手汗?

手掌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當人面對壓力、驚訝、社交場合等刺激時,大腦會啟動「戰鬥或逃跑反應」,促使手掌、腳底等部位產生明顯出汗。這種情況屬於精神性出汗,與溫度無直接關係,係身體對外在壓力的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