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濃縮蛋白及其健康益處

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 SPC)特性

由三种工艺制成的SPC的大致组成如表所示。 最明显的区别是酸提取或热水提取制备的SPCs中灰分含量较低,表明矿物质去除更彻底。 浸出后残留在 SPC 中的碳水化合物中约有 5% 至 10% 是可溶性糖,其余为不溶性多糖。 SF、乙醇或酸提取的SPCs和乙醇提取的大豆可溶物的氨基酸组成如表 19.6所示。 在必需氨基酸中,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在酒精提取过程中浓缩在大豆可溶物部分。

成分 酒精洗涤 酸洗 热水洗涤
蛋白质 (N × 6.25) b 71.0 70.0 72.0
蛋白质 67.0 66.0 68.0
水分 6.0 6.0 5.0
胖的 0.3 0.3 0.1
粗纤维 3.5 3.4 3.8
5.6 4.8 3.0
碳水化合物c 17.6 19.5 20.1
a
数据以百分比表示。
b
干固体基础;所有其他数据均按“原样”表示。
c
百分比差异。

SPC 以粉末(95% 到 US No. 100)或颗粒(US No. 60 的保留率为 90%)以及再脂肪或卵磷脂形式提供。 典型堆积密度:0.40〜0.45克/厘米3(25至28磅/英尺3),用于粉剂,0.54至0.61克/厘米3(34〜38磅/英尺3 ),用于颗粒剂,和0.43至 0.48克/立方厘米3 (27 到30 lb/ft 3 ) 对于9% 卵磷脂产品。

根据 USDA-FNS 要求,用于满足国内学校午餐和儿童营养计划中部分肉类或肉类替代品要求的 SPC、SPI 和组织化 SF 和 SPC必须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军用碎牛肉应用 (PP-B-2120B) 存在单独的强化要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 最低/克蛋白质
维生素A,国际单位 13.00
硫胺素,毫克 0.02
核黄素,毫克 0.01
烟酸,毫克 0.30
泛酸,毫克 0.04
維生素 B6,毫克 0.02
維生素 B12,微克 0.10
鐵,毫克 0.15
鎂,毫克 1.15
鋅,毫克 0.50
銅,微克 24.00
鉀,毫克 17.00

 

穀物製品及其加工

通過提供製造商和消費者所需的功能性能和感官質量,大豆蛋白濃縮物和分離物是許多加工食品系統中的重要食品成分。它們還提供營養均衡、成本相對較低和高質量的蛋白質,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蛋白質來源結合使用。已經報導了去除不受歡迎的大豆顏色和味道的新技術,即使在高水平使用的情況下,也可以開發具有改進感官質量的基於大豆蛋白的產品。各種物理和化學過程,如擠壓和部分蛋白水解,已經改變了大豆蛋白的功能。 並大大擴大了它們在新食品中的應用。

隨著消費者對飲食與健康之間關係的認識不斷提高,以及大豆蛋白產品的低熱量、高纖維和低飽和脂肪等營養優勢,對大豆蛋白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擴大大豆蛋白產品的利用率和成功建立大豆蛋白產業還取決於其他主要成分的可行市場,就大豆而言,主要是油。雖然大豆在植物油市場上要與許多油籽競爭,但大豆蛋白 主要由於其成熟的市場和發達的技術,面臨來自其他植物來源的競爭要少得多。

開發基於植物營養素的新食品

與其他蛋白質來源相比,大豆濃縮蛋白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更便宜,並且在食品中具有更多功能。最近有研究表明,食用大豆蛋白有助於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降低與各種癌症相關的危險因素,這改變了消費者對大豆蛋白的態度。由於其高質量的蛋白質成分,大豆食品主要吸引了素食者。此外,大豆食品是 omega-3 ( n -3) 脂肪酸的重要來源。然而,已經對大豆食品的潛在健康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而沒有考慮它們的營養成分。大豆食品是植物雌激素的豐富來源,儘管它們也存在於一系列其他食物中。對植物雌激素的研究報告了與風險相關的因素,包括骨質疏鬆症、心髒病、乳腺癌和更年期症狀。它們也被特別提及為內分泌干擾物,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不利的健康影響。研究主要涉及豆製品及其中的植物化學物質,特別是異黃酮。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或植物激素。染料木素和黃豆苷元是大豆中必不可少的異黃酮,它們的結構與雌激素相似。因此,異黃酮佔據了一些雌激素的受體結合位點,導致雌激素作用降低,可能促進癌症的生長和擴散。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為何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科學原理、風險因素與早期發現方法全解析

為何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科學原理、風險因素與早期發現方法全解析

肺癌一直是全球最常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令人憂心的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在早期(第一、二期)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直到腫瘤擴散、壓迫周邊結構或影響呼吸功能後才被發現。本文以科學角度深入講解:為何肺癌早期「靜悄悄」、身體不察覺?身體內部究竟發生了甚麼? 亦會加入實際的自我檢查策略與醫學建議。 一...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前言:為何黑眼圈總是揮之不去? 「黑眼圈」係現代人嘅常見問題之一。無論係通宵工作、壓力過大、過敏,甚至遺傳因素,都可能令眼底皮膚變黑或出現陰影。雖然多數情況屬於美容問題,但有時亦可能反映身體狀況,例如貧血、睡眠質素差、血液循環不良等 [1]。  一、黑眼圈的主要類型與成因 色素型黑眼圈(Pi...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是評估呼吸、循環系統狀態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市面上兩大類可穿戴設備用於血氧監測: 智慧手錶(如 Samsung Watch、Apple Watch) 專用血氧監測設備(如 O₂Ring、指夾式脈搏血氧儀) 兩種設備的設計目的、測量方式、準確性、監測...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即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佔總血紅蛋白的百分比,是臨床及居家監測呼吸、循環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可能反映體內氧的供應或運送出現問題(低氧血症、hypoxemia)或更廣泛的組織缺氧(hypoxia)[1][2]。本文旨在探討: 血氧飽和度正常範圍與變...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Ice Pack / Cold Therapy / Cryotherapy)係好多運動、急性受傷(如扭傷、撞擊、肌肉拉傷)時的第一時間處理方法。但不少人會疑惑: 「冰敷純粹止痛,定係真係會幫助組織修復?」「冰敷幾耐?冰敷幾多日?會唔會影響身體自然修復?」 本文從科學、醫學、運動治療角度,...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前言:為何「坐耐、蹲耐、跪耐」之後會痛? 無論係坐喺電腦前、跪低執嘢、長時間翹腳、側睡又唔郁——好多人體驗過一樣情況: 「一動就痛、一企起身腳軟、膝蓋直唔到、關節卡卡聲,又或者要行幾步先鬆返。」 其實呢種情況係非常普遍,而且通常並非關節已經壞死,而係 和關節生理、滑液循環、血液供應、肌肉張力 ...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是華人烹飪文化中常見的說法,用以描述魚類在 解凍、切片或加熱後所突然出現的腥味、血水味或脂肪味。此現象並不代表食材變壞,但背後牽涉到蛋白質變化、脂肪氧化與揮發性化合物釋放等多種科學機制。本文將以科學角度剖析魚醒味的成因,並提供實證方法降低這種味道,同時探討其安全性。 🧪 什麼是「魚...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不少家庭煮食者都會問:「生牛肉需唔需要清洗先煮?」特別係買梅頭(Chuck Tender / Chuck Roll)呢類切件時,可能見到少量血水、碎肉、黏液,就會擔心細菌問題。根據多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其實 生牛肉一般情況下無需清洗,而且清洗反而會提高交叉污染風險。 下文將由科學角度解釋理由,...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草莓鮮甜多汁,但表面凹凸、種子細小,容易殘留泥沙、蟲卵、細菌與農藥殘留。市面上很多清洗方法,包括鹽水、醋水、梳打粉、臭氧水等,但到底邊樣真正有效、又不會破壞草莓的營養與口感? 今次文章從 科學研究與食物安全角度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原理、有效程度與正確用法,並提供一套 最安全、最有效的草莓清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