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的 5 個令人驚訝的健康益處

1. 富含多种重要营养素

橙汁富含多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 C、叶酸和钾。

一份 8 盎司(240 毫升)的橙汁可提供大约:

  • 卡路里: 110
  • 蛋白质: 2克
  • 碳水化合物: 26克
  • 维生素 C:参考每日摄入量 (RDI) 的 67%
  • 叶酸: RDI 的 15%
  • 钾: RDI 的 10%
  • 镁: RDI 的 6%

橙汁是维生素 C的浓缩来源,这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可兼作强大的抗氧化剂,并在免疫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

此外,维生素 C 有助于促进骨骼形成、伤口愈合和牙龈健康。

橙汁还含有丰富的叶酸,这是DNA合成所必需的,并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

更不用说,它是矿物质钾的极好来源,可调节血压、防止骨质流失并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

2. 高抗氧化剂

橙汁中的抗氧化剂通过防止氧化损伤(抗氧化剂与称为自由基的不稳定分子之间的失衡)来促进健康。

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对于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它们甚至可能有助于预防慢性病,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

橙汁是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一项为期 8 周的研究发现,每天喝 25 盎司(750 毫升)橙汁可显著提高抗氧化状态。

另一项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报告称在 90 天内每天饮用 20 盎司(591 毫升)橙汁可提高 24 名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成人的总抗氧化状态。

此外,在一项针对 4,000 多名成年人的研究中,橙汁被认为是美国平均饮食中抗氧化剂的主要来源之一——与茶、浆果、葡萄酒、补品和蔬菜一起。

3. 可能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肾结石是积聚在肾脏中的小矿物质沉积物,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恶心或尿液带血等症状。

橙汁可以增加 pH 值或尿液,使其碱性更强。 研究表明,具有更高、更碱性的尿液 pH 值可能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一项小型研究观察到,橙汁在降低几种肾结石风险因素方面比柠檬水更有效。

另一项针对 194,095 人的研究发现,每天至少喝一次橙汁的人患肾结石的风险比每周喝不到一次的人低 12%。

4. 可改善心脏健康

心脏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全世界每年有超过 1700 万人死于心脏病。

一些研究表明,喝橙汁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多种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和胆固醇升高——并有助于保持心脏健康和强壮。

例如,一项针对 129 人的研究发现,长期饮用橙汁可降低总胆固醇和“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此外,对 19 项研究的回顾指出,喝果汁可有效降低成年人的舒张压(读数的最低值)。

橙汁也被证明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人的“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这可以改善心脏健康。

5. 可能减少炎症

急性炎症是免疫反应的正常组成部分,旨在预防疾病和感染。

然而,长期维持高水平的炎症被认为有助于慢性疾病的发展。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等炎症标志物升高,都出现在代谢综合征、心脏病和某 些癌症等疾病中。

一些研究表明,橙汁可以减少炎症和与之相关的问题。

一项评论发现,橙汁具有抗炎特性,可以降低与慢性疾病相关的特定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

此外,一项对 22 人进行的为期 8 周的研究表明,饮用新鲜橙汁和市售橙汁可降低 CRP 和 IL-6 等炎症标志物——这可能有助于预防疾病。 。

潜在的缺点

虽然橙汁与多种健康益处有关,但它的卡路里和糖分也很高。

更重要的是,与整个水果不同,它缺乏纤维,这意味着它的填充量较少,并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事实上,多个研究表明,经常饮用果汁可导致收益增加的重量随时间。

许多类型的橙汁也含有大量添加糖,这会增加血糖水平。

多项研究发现,经常饮用含糖饮料,如果汁,可能与更高的 2 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实行份量控制并选择鲜榨或 100% 橙汁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健康益处,同时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您也可以尝试用水稀释橙汁以减少卡路里并防止体重增加。

对于儿童,建议将1-3 岁幼儿的果汁摄入量限制在每天不超过4 盎司(118 毫升)、4-6 岁儿童每天不超过6 盎司(177 毫升)和8 盎司(240 毫升 )儿童7-18 岁。

底线

橙汁是一种最受欢迎的饮料,富含抗氧化剂和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 C、叶酸和钾。

经常食用与多种健康益处有关,包括改善心脏健康、减少炎症和降低肾结石风险。

然而,它的卡路里和糖分也很高,所以最好适量食用,并尽可能选择鲜榨或 100% 的橙汁。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為何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科學原理、風險因素與早期發現方法全解析

為何肺癌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科學原理、風險因素與早期發現方法全解析

肺癌一直是全球最常見、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令人憂心的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在早期(第一、二期)都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直到腫瘤擴散、壓迫周邊結構或影響呼吸功能後才被發現。本文以科學角度深入講解:為何肺癌早期「靜悄悄」、身體不察覺?身體內部究竟發生了甚麼? 亦會加入實際的自我檢查策略與醫學建議。 一...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黑眼圈成因全解析:從生理、生活習慣到醫學對策

前言:為何黑眼圈總是揮之不去? 「黑眼圈」係現代人嘅常見問題之一。無論係通宵工作、壓力過大、過敏,甚至遺傳因素,都可能令眼底皮膚變黑或出現陰影。雖然多數情況屬於美容問題,但有時亦可能反映身體狀況,例如貧血、睡眠質素差、血液循環不良等 [1]。  一、黑眼圈的主要類型與成因 色素型黑眼圈(Pi...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智慧手錶 vs 專用 O₂Ring 血氧儀:血氧監測能力的科學比較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是評估呼吸、循環系統狀態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市面上兩大類可穿戴設備用於血氧監測: 智慧手錶(如 Samsung Watch、Apple Watch) 專用血氧監測設備(如 O₂Ring、指夾式脈搏血氧儀) 兩種設備的設計目的、測量方式、準確性、監測...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血氧飽和度、氧氣下降與「警戒線」的科學探討

1. 前言 血氧飽和度(SpO₂)即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佔總血紅蛋白的百分比,是臨床及居家監測呼吸、循環功能的重要指標。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可能反映體內氧的供應或運送出現問題(低氧血症、hypoxemia)或更廣泛的組織缺氧(hypoxia)[1][2]。本文旨在探討: 血氧飽和度正常範圍與變...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Cold Therapy)真正作用全面解析:止痛、減腫,還是幫助修復?|科學視角 + 實證文獻

冰敷(Ice Pack / Cold Therapy / Cryotherapy)係好多運動、急性受傷(如扭傷、撞擊、肌肉拉傷)時的第一時間處理方法。但不少人會疑惑: 「冰敷純粹止痛,定係真係會幫助組織修復?」「冰敷幾耐?冰敷幾多日?會唔會影響身體自然修復?」 本文從科學、醫學、運動治療角度,...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後關節痛、僵硬、郁唔到:成因、科學解釋與改善方法

前言:為何「坐耐、蹲耐、跪耐」之後會痛? 無論係坐喺電腦前、跪低執嘢、長時間翹腳、側睡又唔郁——好多人體驗過一樣情況: 「一動就痛、一企起身腳軟、膝蓋直唔到、關節卡卡聲,又或者要行幾步先鬆返。」 其實呢種情況係非常普遍,而且通常並非關節已經壞死,而係 和關節生理、滑液循環、血液供應、肌肉張力 ...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的科學:成因、風險與處理方法全面解析

「魚醒味」是華人烹飪文化中常見的說法,用以描述魚類在 解凍、切片或加熱後所突然出現的腥味、血水味或脂肪味。此現象並不代表食材變壞,但背後牽涉到蛋白質變化、脂肪氧化與揮發性化合物釋放等多種科學機制。本文將以科學角度剖析魚醒味的成因,並提供實證方法降低這種味道,同時探討其安全性。 🧪 什麼是「魚...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牛肉需唔需要清洗?科學解釋、處理方法與食安建議

不少家庭煮食者都會問:「生牛肉需唔需要清洗先煮?」特別係買梅頭(Chuck Tender / Chuck Roll)呢類切件時,可能見到少量血水、碎肉、黏液,就會擔心細菌問題。根據多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其實 生牛肉一般情況下無需清洗,而且清洗反而會提高交叉污染風險。 下文將由科學角度解釋理由,...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如何正確清洗草莓?鹽水、梳打粉、白醋邊樣最好?科學比較+實證指南

草莓鮮甜多汁,但表面凹凸、種子細小,容易殘留泥沙、蟲卵、細菌與農藥殘留。市面上很多清洗方法,包括鹽水、醋水、梳打粉、臭氧水等,但到底邊樣真正有效、又不會破壞草莓的營養與口感? 今次文章從 科學研究與食物安全角度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原理、有效程度與正確用法,並提供一套 最安全、最有效的草莓清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