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成分

电子烟含有由水、尼古丁、丙二醇或植物甘油基质和调味料制成的烟弹或烟弹。 但由于市场上有数千个品牌,而且 FDA 没有制定标准,因此很难准确地确定电子烟的电子烟液中含有什么成分。

很难确定用于电子烟销售的数千种不同的电子烟液中含有什么成分。 部分原因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尚未审查成分或制定标准。 有许多品牌和口味,含有许多不同的成分。

据美国肺脏协会称,虽然研究人员不知道每种电子烟的确切成分,但他们已经在电子烟中发现了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和金属。 其中一些化学物质是已知的致癌物质——这意味着它们会导致癌症。

根据 FDA 的页面,最后更新于 2022 年 6 月,这些产品使用的『电子液体』通常含有从烟草中提取的尼古丁,以及调味料、丙二醇、植物甘油和其他成分。 液体被加热以产生用户吸入的气雾。

丙二醇和植物甘油等基本成分口服摄取时可能无毒,但研究人员不确定它们蒸发和吸入时的安全性。

专家一致认为,电子烟比传统香烟危害更小,但电子烟并不被认为是安全的。

电子烟中的化学物质包括:
乙醛和甲醛已知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癌症。
丙烯醛一种除草剂,可导致不可逆的肺部损伤。
苯汽车废气中发现的一种化合物。 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血液问题和造血器官癌症,例如白血病。
镉有毒金属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等呼吸问题的风险。 它也存在于传统香烟中。
二乙醯用于赋予食物黄油味的化合物。 研究将吸入它与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也称为「爆米花肺」)的肺部疾病联系起来。
二甘醇透明无味液体,带有甜味,通常存在于防冻剂等工业产品中。 它用作电子液体的基础。 它有毒,与肺部疾病有关。
镍、锡、铅等重金属重金属毒性可能会损害肺、脑、肝、肾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尼古丁一种高度成瘾的化学物质,会影响心脏和呼吸。
丙二醇一种透明、无味的液体,用作防冻剂和食品添加剂。 它用作电子液体的基础。 加热时它会变成蒸气,但可能会产生环氧丙烷,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

电子烟中含有多少尼古丁?

尼古丁是一种来自烟草植物的高度成瘾的化学物质。 它曾经在美国被用作杀虫剂。 它存在于大多数烟草产品中,包括电子烟。

尼古丁被吸入后只需要大约10秒钟就到达大脑。 一旦进入大脑,它就会激活快乐中枢,给人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尼古丁成瘾使人们不断吸电子烟。

每支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因品牌而异。 据 Truth Initiative 称,当 Juul 首次发布时,它提供的烟弹含有 5% 的尼古丁。 这相当于每个烟弹一包香烟。

更高功率的电子烟可以将更多的尼古丁输送到大脑。

化学反应

研究发现电子烟液含有一百多种化合物。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 2018 年的一项审查,化学物质加热和蒸发时会产生更多化合物。

这些化学物质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情况下都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

《尼古丁与烟草研究》2018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香料和用于制造蒸气的丙二醇之间的这些反应可能会让使用者面临与烟草卷烟相同的潜在风险。

加热电子液体
加热电子液体会增加气溶胶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资料来源: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

研究人员 Hanno Erythropel 告诉《美国管理护理杂志》:“即使没有加热和燃烧,电子烟液体中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可能对使用者的呼吸道有害。”

2018 年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电子烟液体中的化学物质可以结合产生各种形式的甲醛,甲醛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反覆接触的人与某 些类型的癌症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在正常的电子烟条件下,产生的气态甲醛含量高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所认为的安全水准。

化学物质暴露随着加热而增加

加热时,电子烟汁中的化学物质会变得更加有毒。 更高功率的设备可以透过在更高温度下雾化成分来增加蒸气中有毒化学物质的含量。

例如,将电压从3.2提高到4.8,人们可以吸食超过200倍的甲醛、丙酮和乙醛含量。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的数据,高压电子烟中的甲醛含量几乎与传统香烟烟雾相同。

调味电子烟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院的数据,电子烟使用者可以选择超过 7,000 种烟油口味。 其中一些物质在食用时在典型食品中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以气雾吸入时可能有害。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电子烟中电子烟液中添加的许多不同调味料都含有可能对使用者长期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研究中包括的一些口味包括:经典口味、薄荷醇、樱桃碎、Java Jolt、椰林飘香、香草豆、坏苹果、冰浆果、香蕉、石榴、桃核、西瓜、CooCoo 椰子、菠萝宾 治、卡梅尔爆米花、泡泡糖、棉花糖和什锦水果。

结果显示,在测试的 51 种口味中,有 47 种口味中至少存在三种常见调味化学物质中的一种——二乙醯、2,3 戊二酮或乙偶姻。

哈佛大学电子烟口味研究结果
  • 在测试的 51 种口味中,有 39 种发现了二乙醯。
  • 51 种口味中有 23 种含有 2,3-戊二酮。
  • 51 种口味中,有 46 种口味中发现了乙偶姻。
  • 在测试的 21 种口味中同时存在二乙醯和 2,3-戊二酮。
  • 在 22 种口味中同时发现了 2,3-戊二酮和乙偶姻。

标签不准确

研究还发现产品标签并不总是准确的。 这可能使消费者很难知道他们正在摄取什么。

例如,Kelly Buettner-Schmidt 及其同事于 2016 年在儿科护理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错误标签很常见。

北达科他大学研究人员收集了 94 个电子烟油样本。 超过一半的人被贴错了至少 10% 的标签。

17% 的尼古丁含量比标签上列出的含量高,其中一个样本的尼古丁含量比标签上列出的含量高出 172%。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专栏

View all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澳洲飲用水發現「食腦變形蟲」:全球風險與地區對策(含各國/各州實用指南) 重點:事件本身不代表飲水會感染;主要風險來自水經鼻腔進入。 目錄 ...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翅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過期雞翅還能食嗎? 雞翅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翅? 雞翅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翅會變質嗎? 會。皮脂較多、表面不潔或溫度過高時,細菌繁殖更快。 如何判斷雞翅是否變壞? 外觀:皮色發黃、出黑斑或血水。 觸感:表面黏滑、軟爛。 氣...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雞蛋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過期雞蛋還能食嗎? 雞蛋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雞蛋? 雞蛋可以冷凍嗎? 結論 雞蛋會變質嗎? 會。殼面有微孔,溫差及濕度變化會令細菌入侵。 如何判斷雞蛋是否變壞? 水測:沉底=較新鮮;浮起=多半變壞。 打開觀察:蛋白渾濁水樣、蛋黃...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羊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過期羊肉還能食嗎? 羊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羊肉? 羊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羊肉會變質嗎? 會。脂肪多而易氧化,處理或存放唔好就會變壞。 如何判斷羊肉是否變壞? 顏色:紅轉黑,或出現綠斑。 脂肪:由白轉黃兼有酸味。 氣味:由輕...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豬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過期豬肉還能食嗎? 豬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豬肉? 豬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豬肉會變質嗎? 會。豬肉表面水活度高,加上處理不潔或溫度過高,容易腐敗。 如何判斷豬肉是否變壞? 顏色:粉紅轉灰、發綠或出斑。 氣味:酸臭、腥臭味濃 ...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重點摘要 牛肉會變質嗎?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過期牛肉還能食嗎? 牛肉可存放多久? 如何儲存牛肉? 牛肉可以冷凍嗎? 結論 牛肉會變質嗎? 會。牛肉含高蛋白同水分,若溫度控制或衛生不當,細菌會快速繁殖,導致變壞。 如何判斷牛肉是否變壞? 顏色:鮮紅轉深褐甚至發黑;脂肪變黃。 ...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成年後懷疑自己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應該接受診斷嗎?

在過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多被視為「小孩的病」,很多成年人小時候從未被評估或診斷。直到近年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度提升,許多成人才開始懷疑,自己長期以來的專注困難、健忘、衝動或時間管理不良,可能與 ADHD 有關。這種「晚發現」的情況相當普遍,也引發了問題:成年後是否值得接受 ADHD 診斷?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哪些職業對健康影響最大?科學與現實的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佔據了人們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不同職業對健康的風險並不相同。一些工作性質或環境,會顯著增加慢性病、心理壓力、甚至縮短壽命的風險。以下從科學研究與醫學角度,探討幾類對健康損害較大的職業,並附上相關統計數據。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電擊槍的機制與對人體健康影響

在現代執法中,警察常使用所謂「非致命性武器」(less-lethal weapons),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 電擊槍(Taser)。電擊槍的設計初衷是提供一種介於徒手制服與槍械之間的選擇,藉由暫時性電擊使嫌疑人失去行動能力,以降低致命暴力發生的風險。然而,電擊槍並非完全無害,背後涉及的電流機制與人體生理反應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