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氯化鉀,它有什麼好處?和食品常見問題解答

 

什麼是氯化鉀?

氯化鉀是一種含有鉀和氯化物的鹽狀金屬化合物。 它呈現白色、無色、立方體形狀的晶體,具有強烈的鹹味。

用途

人們可以使用氯化鉀來治療低鉀或低血鉀。低血鉀會導致心跳不規則,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

其結果可能是:
  • 胰島素缺乏
  • 胰島素替代治療
  • 胃腸道感染或腹瀉和嘔吐
  • 腎臟問題
腎臟有助於保留或排出體內的鉀。 身體會因嘔吐和腹瀉而失去過量的鉀。

在這些情況下,人們可以使用氯化鉀作為補充劑來增加鉀的攝取。

氯化鉀的其他用途包括:

  • 眼藥水和隱形眼鏡護理
  • 低鈉食品替代品
  • 口服、注射或靜脈注射藥物
人體需要鉀才能正常運作。 鉀有助於肌肉建構、神經功能和心跳調節。 它也有助於細胞正常運作。

高鉀飲食有助於減少鹽對血壓的一些有害影響。

服用氯化鉀的好處包括:

  • 降低高血壓
  • 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作為替代品時減少鹽的消耗

鉀的天然來源

鉀天然存在於水果、蔬菜、乳製品和海鮮產品中。

鉀含量特別高的食物包括:
  • 甜菜葉
  • 熟豆腐
  • 利馬豆
  • 瑞士甜菜
  • 根莖類蔬菜,包括地瓜和防風草

如何服用氯化鉀

氯化鉀可透過處方作為緩釋片劑。 它也可以作為注射劑、現成溶液或可溶性粉末提供。

服用任何藥物或補充劑時,應始終遵循製造商標籤或醫生處方上的指示。

在更嚴重的情況下,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可以透過管子將氯化鉀靜脈注射到靜脈中。

在給嬰兒和 16 歲以下兒童服用氯化鉀之前,應諮詢醫生。

在使用任何補充劑之前,人們應該始終諮詢醫生。

下表顯示了成人和青少年的平均充足鉀攝取量。

這些數字不適用於那些因腎臟問題或藥物等原因而透過尿液釋放較多或較少鉀的人。

警告

如果服用會增加鉀過量的藥物,則不應服用氯化鉀。

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也應該避免服用氯化鉀,因為他們的腎臟可能無法從血液中排出多餘的鉀。

如果一個人有某些條件,包括:
  • 1型糖尿病
  • 肝病
  • 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 充血性心臟衰竭
如果患有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則最有可能罹患低血鉀症。

服用保鉀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和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的人也可能面臨鉀攝取過少的風險。

風險

服用氯化鉀的人可能會攝取過多鉀,導致高血鉀症。

有些高血鉀患者可能沒有症狀,這意味著他們沒有任何症狀。 但是,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心悸
  • 肌肉無力
  • 感覺異常,或四肢刺痛或灼熱感
  • 麻痺
  • 心律不整,可能危及生命
  • 腎臟不排鉀
  • 小腸病變,可能導致腸穿孔、阻塞或出血
如果有人懷疑自己服用了過量的氯化鉀,應該就醫。

副作用

大多數的不良反應是由於人們服用氯化鉀的方式造成。

口服藥物可能會引起嘔吐和腹瀉。 如果一個人接受注射,他們可能會在註射部位出現一些併發症,包括:
  • 靜脈炎或靜脈炎症
  • 皮膚出現紅斑或紅斑
  • 注射部位出現血栓或血液凝固
  • 輕度高血鉀或血液中鉀含量高於正常水平

氯化鉀等藥物

據 NIHT 稱,人們需要諮詢醫生有關將氯化鉀與其他藥物一起服用的資訊。

氯化鉀對於服用以下藥物的人可能不安全:
  • ACE 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包括洛汀辛或貝那普利以及科素亞或氯沙坦。
  • 保鉀利尿劑:藥物包括米達莫或阿米洛利和醛內酯或螺內酯。 服用這些藥物的人需要透過血液檢查監測鉀含量。
  • 袢利尿劑和噻嗪類利尿劑:藥物包括 Lasix 或呋塞米以及 Bumex 或布美他尼。 噻嗪類利尿劑包括Diuril或氯噻嗪和Zaroxolyn或Metalazone。 這些藥物會增加人體鉀的排泄,可能導致低鉀。

關於氯化鉀的常見問題

在食品中使用氯化鉀時,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在此常見問題解答中,我們提供了最常聽到的問題的答案:

什麼是氯化鉀?

答: 氯化鉀是一種常見的天然礦物質。它通常通過溶液鉀鹽開採從地下提取;也就是說,將水注入存在氯化鉀沉積物的地下,水溶解氯化鉀,飽和鹽水被泵回地表,水蒸發,留下氯化鉀。氯化鉀也可以從海中提取,採用類似的過程,用於生產一些海鹽。氯化鉀是海水中存在的一種礦物質,可以通過傳統的太陽能蒸發來提取。

氯化鉀可以安全食用嗎?

回答: 是的。氯化鉀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確認為普遍公認安全 (GRAS),作為食品中的多用途成分,除現行良好生產規範 (cGMP) 外沒有任何限制,這意味著食品製造商可以在在食品中實現其預期技術效果所需的水平。

氯化鉀對我有害嗎?

回答: 氯化鉀在食品中使用的悠久歷史,以及它在美國和眾多國際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對食品使用的監管認可,支持口服食用氯化鉀的安全性。氯化物鹽(包括氯化鉀)的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不受限制”,這表明它們對人類的毒性非常低。

氯化鉀有推薦的攝入量嗎?如果是這樣,如果我超過它們會怎樣?

答: 氯化鉀以其組成離子的形式被人體吸收:鉀和氯化物。根據醫學研究所 (IOM),膳食攝入足量攝入 (AI) 水平為 4.7 克/天(所有成人)的鉀應保持較低的血壓水平,減少氯化鈉攝入對血壓的不利影響,降低腎結石復發的風險,以及可能減少骨質流失。在腎功能正常的一般健康人群中,從食物中攝入過量的鉀(例如,高於 AI)並不重要,因為它很容易從尿液中排出。但是,患有與尿鉀排泄受損相關的特殊醫療狀況(例如糖尿病、腎功能衰竭、嚴重心力衰竭等)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療方案(例如某些藥物、飲食限制等)的個人應諮詢在食用任何含有氯化鉀的食物之前,請諮詢他們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目前,美國和加拿大所有人群的鉀攝入量均遠低於 AI,成年女性僅消耗 AI 的一半左右(2.2-2.6 克/天),男性則略高於女性(2.8-2.6 克/天)。 3.4 克/天)。這包括來自食物的所有鉀源(即天然存在的或添加的成分)。因此,美國農業部 (USDA) 的 2010 年美國人膳食指南建議增加提供鉀等營養素的食物的攝入量。天然存在或添加的成分)。因此,美國農業部 (USDA) 的 2010 年美國人膳食指南建議增加提供鉀等營養素的食物的攝入量。天然存在或添加的成分)。因此,美國農業部 (USDA) 的 2010 年美國人膳食指南建議增加提供鉀等營養素的食物的攝入量。

從氯化鉀中攝入氯化物怎麼樣?

答: 根據 IOM,所有成人的氯化物 AI 為 2.3 克/天,上限 (UL) 為 3.6 克/天;並且,一般而言,由於加工食品中存在氯化鈉,因此滿足氯化物要求。因此,在食品中使用氯化鉀代替氯化鈉預計不會導致潛在的氯化物膳食攝入量增加。

是否有任何我應該關注的健康問題?

回答: 在腎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中,從食物中攝入過量的鉀並不重要,因為它很容易從尿液中排出。但是,患有與尿鉀排泄受損相關的特殊醫療狀況(例如糖尿病、腎功能衰竭、嚴重心力衰竭等)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療方案(例如某些藥物、飲食限制等)的個人應諮詢在食用任何含有氯化鉀的食物之前,請諮詢他們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我的身體需要氯化鉀嗎?

答: 氯化鉀以其組成離子的形式被人體吸收:鉀和氯化物。電解質,如鉀和氯化物,對人體的正常功能(例如,血壓穩態、腎功能、細胞通訊、pH 緩衝)至關重要。

氯化鉀在食品中的用途是什麼?

 答: 根據 GRAS 確認的氯化鉀用途,用作增味劑、調味劑、營養補充劑、pH 控製劑和穩定劑或增稠劑。然而,氯化鉀在食品中用於兩個主要目的。第一個是為食物提供鉀元素。二是作為食鹽的替代品,降低食品中的鈉含量。與鹽(又名氯化鈉)一樣,氯化鉀提供鹹味,而且通常還可以發揮其他功能作用(例如微生物管理、蛋白質改性、風味增強),影響食品的味道、質地和保質期。

哪些食品含有氯化鉀?

回答: 氯化鉀被廣泛用作鹽的替代品或在許多不同的食品中提供鉀的富集,包括:

  • 嬰兒配方奶粉
  • 穀物
  • 冷凍主菜
  • 肉類
  • 零食,如薯片或薯片
  • 運動/電解質飲料
  • 醬料
  • 小吃/餐吧

氯化鉀的其他非食品用途是什麼?

 答: 到目前為止,氯化鉀的最大用途是作為肥料。像人類和許多其他生物一樣,植物也需要鉀才能繁衍生息。肥料/工業級氯化鉀通常被稱為鉀肥。

氯化鉀還用於製藥工業的透析液等。透析液中的氯化鉀有助於保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

有沒有另一種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氯化鉀的情況下減少鹽/鈉?

答: 對於家庭烹飪,可以使用草藥和調味料為食物增添風味。對於商業製備的物品,香料和草藥可能會提供或增強食物的味道;但是,食品製造商仍需要考慮鹽在食品中的其他基本功能作用(例如質地、微生物管理)。根據功能作用,可以使用其他非鈉替代品,例如氯化鎂和氯化鈣;然而,它們有時會產生“異味”。

我需要擔心氯化鉀過敏嗎?

 回答: 氯化鉀不含任何已知的主要食物過敏原,包括:小麥、大豆、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魚或貝類。然而,任何食物都存在不耐受或過敏反應的風險。認為自己對食用氯化鉀有反應的個人應諮詢其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專欄

View all
癌症如何擴散:從一個器官走到另一個器官的旅程

癌症如何擴散:從一個器官走到另一個器官的旅程

癌症最令人畏懼的地方,不單在於原發腫瘤本身,而是它能夠 轉移(Metastasis) —— 由原本的器官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事實上,大多數癌症致命的原因,並非來自腫瘤的「原居地」,而是因為它在其他重要器官(如腦、肝、骨、肺)形成了新的腫瘤。

腦癌種類全面介紹|常見類型與特徵

腦癌種類全面介紹|常見類型與特徵

腦癌(Brain Cancer)泛指源自腦部或蔓延至腦部的惡性腫瘤。臨床上可分為兩大類: 原發性腦腫瘤(Primary Brain Tumors):由腦部細胞本身變異而成。 繼發性腦腫瘤(Secondary / Metastatic Brain Tumors):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如肺...
死亡氣味 :科學如何理解生命最後的氣息

死亡氣味 :科學如何理解生命最後的氣息

人類死亡後,身體嘅代謝同細胞運作會急劇改變,隨住時間推進,組織開始分解,產生一系列特有嘅氣味化合物。呢種 死亡氣味 (Odor of Death) 唔單止係動物可以嗅到,亦成為法醫學 (Forensic Science) 研究嘅重要領域。甚至有人提出,狗可能能夠嗅到人「臨終前」嘅早期氣味改變。

狗隻能否嗅出疾病甚至死亡?——從嗅覺科學到臨床研究

狗隻能否嗅出疾病甚至死亡?——從嗅覺科學到臨床研究

人類同狗相處幾千年,唔少人都曾經觀察到:狗似乎「知道」主人唔舒服,甚至有人報告狗會喺主人臨終前出現異常行為。呢啲現象令科學家開始研究:狗隻係咪真係可以嗅出疾病,甚至察覺死亡徵兆?

答案係:狗確實能透過超強嗅覺 (Olfaction) 偵測身體嘅代謝變化,從癌症、糖尿病,到感染性疾病。但關於「臨終氣味」嘅研究仍然有限,更多係臨床觀察。

幻覺:大腦點樣自己製造「假影像」

幻覺:大腦點樣自己製造「假影像」

幻覺 (Hallucinations) 並唔係靈異現象,而係一種 大腦自我製造影像或感覺 嘅過程。當冇外界刺激存在,但大腦卻產生「真實感受」時,就叫幻覺。研究指出,幻覺源於 大腦訊號錯亂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甚至同 睡眠失調 有密切關係。

心理學上的「預知錯覺」:點解我哋以為自己可以預測未來?

心理學上的「預知錯覺」:點解我哋以為自己可以預測未來?

好多時候,我哋都會有種感覺:「咦!我早就預測到會發生!」,甚至覺得自己擁有「第六感」。但從心理學角度睇,呢種「預知」其實並唔係超能力,而係 大腦嘅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es)記憶錯亂 (Memory Errors) 造成。以下三個心理現象,最常被誤以為係「預知未來」

大腦嘅「預測功能」:點解我哋係一部預測機器

大腦嘅「預測功能」:點解我哋係一部預測機器

科學研究一直證實,所謂「超自然預知 (Precognition)」並冇可靠證據。但人類大腦本身卻具備一種極強嘅 預測功能 (Predictive Function)。從神經科學角度嚟睇,大腦其實係一部 Prediction Machine(預測機器),不停利用以往經驗去推測未來,再根據新收到嘅感官訊號作出修正。呢種能力解釋咗點解人類可以快速反應、避開危險,甚至提升學習同決策效率。

遲起身唔等於懶!夜貓同雲雀原來係基因決定

遲起身唔等於懶!夜貓同雲雀原來係基因決定

有啲人天生 早睡早起,朝早 6 點自然醒身,精神奕奕;但亦有人喺夜晚最有活力,凌晨兩三點先想瞓。呢種差異唔係單純習慣問題,而係與 Chronotype(睡眠型態) 有關。Chronotype 由基因 (Genetics)、年齡 (Age)、生活環境 (Environment) 一齊決定,直接影響你嘅睡眠時間、精神狀態同工作效率。

腦淋巴系統:大腦喺瞓覺時點樣「清垃圾」

腦淋巴系統:大腦喺瞓覺時點樣「清垃圾」

我哋成日聽人講「瞓覺可以休息大腦」,但其實睡眠唔單止係休息,仲係大腦清理廢物嘅關鍵時刻。近年神經科學發現咗一個重要嘅系統:Glymphatic System(腦淋巴系統),負責喺瞓覺時清除代謝廢物,包括同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有關嘅 β-amyloid(β-類澱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