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學名:Anemone chinensis / Pulsatilla chinensis),是一種原產於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開花植物。 它屬於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頭翁分佈於東亞地區,尤其是中國。 在我國,羊草廣泛分佈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黑龍江等東北地區。
描述
銀蓮花的高度通常可達 60-90 厘米,開出單生杯形花朵,帶有五個花瓣狀萼片。 這些花有多種顏色,包括粉紅色、紫色和白色。
文化意義
在傳統中醫中,銀蓮花的各個部分因其藥用特性而被使用。 該植物被認為具有抗發炎、鎮痛和解毒作用,通常用於治療風濕病、關節炎和蛇咬傷等疾病。
花園用途
銀蓮花因其迷人的花朵而廣泛種植在花園和景觀中,在夏末秋初開花。 它在排水良好的土壤和部分遮蔭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適合混合邊界、岩石花園和林地環境。
繁殖
白頭翁可以透過種子或叢生的分裂來繁殖。 種子宜在春季或秋季播種,分株最好在早春進行。白頭翁通常喜歡生長在草叢和林地包圍的低山坡上或平原上乾燥的石坡上。 高可達15~35厘米,地下根莖粗0.8~1.5公分。 它有4-5片基生葉,葉柄長,通常在花期剛出現; 葉寬卵形,長4.5-14厘米,寬6.5-16厘米,三裂片,中深裂片呈楔形倒卵形,少數窄楔形或倒梯形,有齒或無齒。 花期為三月至五月,水果期通常為六月至七月。
照護
銀蓮花在生長季節需要適量澆水和定期施肥。 去除花序可以促進花期延長。 在冬季寒冷的地區,在植物基部周圍提供覆蓋物可以幫助保護其免受霜凍。
傳統用途功效
白頭翁是一種具有多種治療效果的草藥,在中醫中有著悠久的歷史。 它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以治療發燒和身體創傷而聞名。 後來《藥性論》、《日化子本草》等醫籍中也記載了它的功效,有治療胃痛、齒痛、關節疼痛、風濕、減肥、明目等功效。 白頭翁常用在治療熱痢的方劑「白頭翁湯」中。 中國藥典建議劑量為9-15g。
中醫認為,白芍的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作用,尤其擅長清胃腸道濕熱和血液。此外據報道還可治療瘧疾、緩解痙攣和疼痛。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從羊草中分離的萃取物或活性化合物在羊草的抗腫瘤、抗發炎、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等功效中發揮重要作用。
抗癌活性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威脅,其盛行率在全球範圍內不斷上升,開發新藥對於有效治療至關重要,中草藥因其較低的毒性和針對多種癌症類型的能力而受到關注。
1996 年發現的白頭翁皂苷已顯示出透過多種機制對抗癌症的前景。多年來,白頭翁屬皂苷已被證明是可透過多種機製作用於多種癌細胞類型的活性成分,包括調節細胞凋亡、調節自噬、抑制血管生成、調節細胞週期等。
抗微生物活性
白頭翁是一種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 白頭翁含有原白頭翁素、皂苷、齊墩果酸等強效抗菌物質。目前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臨床應用包括腸炎、細菌性痢疾、腸道阿米巴病等。
現代研究發現,白頭翁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A型鏈球菌和B型鏈球菌都有抗菌作用。顯示白頭翁總皂苷可能是其抗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白頭翁萃取物可在數小時內有效對抗陰道滴蟲,並在 2-3 天內完全消滅寄生蟲。
白頭翁總皂苷透過影響日本血吸蟲的新陳代謝和對成蟲的表面損傷、降低肝醣含量和降低某些酵素的活性,表現出體外抗日本血吸蟲的功效。
抗發炎活性
研究表明,白頭翁苷 B4 在體內具有抗發炎和免疫調節活性,有可能成為治療發炎性疾病的新型天然抗發炎藥物候選物。
白頭翁的化學成分
姓名 | 部分/摘錄 | 公式 |
三萜類化合物 | ||
白頭葵苷A 3 | 根/乙醇 | C 41 H 66 O 12 |
白頭翁苷 B 4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6 |
普金皂苷B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2 |
白頭翁苷A | 根/甲醇 | C 35 H 56 O 8 |
白頭翁甙B | 根/甲醇 | C 30 H 46 O 4 |
白頭翁苷C | 根/甲醇 | C 48 H 78 O 18 |
白頭翁苷D | 根/甲醇 | C 59 H 96 O 27 |
白頭翁苷E | 根/甲醇 | C 65 H 106 O 31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O-[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2)-O-[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 4)]-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23–羥基-,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6)-β-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甲醇 | C 71 H 116 O 36 |
(3β,4α)-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23–羥基-20(29)- en-28-油酸 | 根/乙醇 | C 47 H 76 O 17 |
3-[(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氧基]-23–羥基-,6 -O-β- D -吡喃葡萄糖基-β- D -吡喃葡萄糖基酯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3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O-[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 4)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23–羥基-,6-O-β- D -吡喃葡萄糖基-β-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7 |
(3β,4α)-23–(乙醯氧基)-3-[[3,4-二-O-乙醯基-2-O-(2, 3, 4-三-O-乙醯基-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氧基]lup-20(29) -en-28-油酸 | 根/乙醇 | C 53 H 78 O 18 |
紅蘿蔔苷 | 根/乙醇 | C 35 H 60 O 6 |
樺木酸 | 根/甲醇 | C 30 H 48 O 4 |
黃瓜皂苷C | 根/甲醇 | C 59 H 96 O 25 |
樺木酸 3β-O-α- L -吡喃鼠李糖基-(1 → 2)-[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 -α- L -阿拉伯吡喃糖苷 | 根/乙醇 | C 47 H 76 O 16 |
3-[[2-O-(6-脫氧-α-L-吡喃甘露糖基)-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氧基] -6-O-β - D -吡喃葡萄糖基-β-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1 |
3-[(O-β- D-吡喃葡萄糖基-(1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 1 →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6-O-β- D -吡喃葡萄糖基-β-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6 |
3-[(O-β- D-吡喃葡萄糖基-(1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 1 →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 O-6-脫氧-α- L -β- D -吡喃甘露糖基-(1 → 4)-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6)-β-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0 |
白頭翁酸 | 根/乙醇 | C 30 H 46 O 4 |
火絨草甙B | 根/甲醇 | C 41 H 66 O 13 |
白頭翁皂苷A | 根/甲醇 | C 41 H 66 O 12 |
白頭翁皂苷D | 根/甲醇 | C 47 H 76 O 17 |
苦參皂苷H | 根/甲醇 | C 47 H 76 O 17 |
3-[(O-β- D-吡喃葡萄糖基-(1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 1 →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23–羥基-,甲酯 | 根/甲醇 | C 48 H 78 O 17 |
白頭翁皂苷H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1 |
3-[[2-O-(6-脫氧-α-L-吡喃甘露糖基)-α- L-吡喃阿拉伯糖基]氧基] -20,23–二羥基-,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6)-β - D -吡喃葡萄糖酯 | 根/甲醇 | C 59 H 98 O 27 |
牛磺苷C | 根/甲醇 | C 41 H 66 O 11 |
白頭翁皂苷I | 根/甲醇 | C 47 H 76 O 16 |
常春藤苷A 1 | 根/甲醇 | C 47 H 76 O 16 |
(3β)-3-[(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 3)-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齊墩果-12-en-28-油酸 | 根/甲醇 | C 53 H 86 O 21 |
(3β)-3-[(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O-β-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3)-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齊墩果-12-en-28-油酸 | 根/甲醇 | C 59 H 96 O 26 |
3-[(O-β- D-吡喃葡萄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3)-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α- L -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甲酯 | 根/甲醇 | C 54 H 88 O 21 |
常春藤苷E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0 |
蜂苷Q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0 |
(3β)-3-[(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O-[O-β-D -吡喃葡萄糖基-(1 → 3)-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氧基]齊墩果-12-en-28-油酸;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1 |
山楂皂苷D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6 |
忍冬II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1 |
(3β)-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6)-O-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3)-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2) -α- L-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齊墩果-12-en-28-油酸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5 |
常春藤皂苷C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6 |
白頭翁苷C | 根/乙醇 | C 48 H 78 O 18 |
常春藤甙D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2 |
2,3,23–三羥基-,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4)-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 6)-β- D-吡喃葡萄糖酯 | 根/乙醇 | C 48 H 78 O 19 |
火絨草甙D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7 |
熊果酸 | 根/乙醇 | C 30 H 48 O 3 |
β-谷甾醇 | 根/乙醇 | C 29 H 50 O |
常春藤酸 | 根/乙醇 | C 30 H 46 O 4 |
23–羥基樺木酸 | 根/乙醇 | C 30 H 48 O 3 |
胡蘿蔔甙 | 根/乙醇 | C 35 H 60 O 6 |
常春藤皂苷B | 根/乙醇 | C 59 H 96 O 25 |
油酸 | 根/乙醇 | C 30 H 48 O 3 |
樺木酸 | 根/乙醇 | C 30 H 46 O 3 |
普金皂苷E | 根/乙醇 | C 65 H 106 O 31 |
白頭翁三萜酸A | 根/乙醇 | C 35 H 50 O 7 |
白頭翁三萜酸B | 根/乙醇 | C 36 H 54 O 6 |
白頭翁三萜酸C | 根/乙醇 | C 36 H 50 O 6 |
O-6-脫氧-α- L -吡喃甘露糖基-(1 → 4)-O-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6) β- D -吡喃葡萄糖基(3β,4α)-3-羥基-23–(α- D-呋喃核糖基氧基)酯 | 根/乙醇 | C 53 H 86 O 22 |
(3β,4α)-3-(β- D -吡喃葡萄糖氧基)-23–(α- D -呋喃核糖氧基)齊墩果-12- en-28-油酸 | 根/乙醇 | C 41 H 66 O 13 |
黃酮類化合物 | ||
替利羅甙 | 根/乙醇 | C 30 H 26 O 13 |
5-羥基-2-(4-羥基苯基)-7-[[3-O-[(2E)-3-(4-羥基苯基) -1-氧代-2-丙烯-1-基]-β- D -吡喃葡萄糖基]氧基]-4H-1-苯並吡喃-4-一 | 根/乙醇 | C 30 H 26 O 12 |
香豆素類 | ||
蘋果酒 | 根/乙醇 | C 12 H 12 O 4 |
4,6,7-三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 | 根/乙醇 | C 13 H 14 O 5 |
花椒毒素 | 根/甲醇 | C 12 H 8 O 4 |
木酚素 | ||
(+)-松脂醇 | 根/甲醇 | C 20 H 22 O 6 |
β-鬼臼素 | 根/甲醇 | C 22 H 22 O 8 |
其他化合物 | ||
海葵 | 根 | C 10 H 8 O 4 |
反式咖啡酰酒石酸 | 根/正丁醇 | C 22 H 18 O 12 |
引文: Z. Zhao (2021). Pulsatilla chinensis: A review of traditional uses,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research progress.
注意事項
雖然銀蓮花具有藥用價值,但應謹慎使用,並在合格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該植物的某些部分含有有毒化合物,如果攝入,可能會引起皮膚刺激或胃腸道不適。
整體而言,
銀蓮花是一種美麗且用途廣泛的植物,可為花園增添色彩和趣味,同時還具有潛在的藥用價值。 然而,必須小心處理它並注意其潛在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