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過度活躍症)是遺傳的嗎?

研究報告說,75% 到 90% 的過動症風險可以追溯到我們的基因。

目前估計大約有 7,000 個不同的基因與 ADHD 的易感性有關,每一個都會稍微增加你的風險。並不是說患有 ADHD 的人會擁有全部 7,000 個基因,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組合和數量的這些基因。很多人的數量是平均的,少數人的數量很多,少數人的數量很少。

如果你得到一定數量的這些因素加上一定數量的環境風險,這就會使你跨過患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門檻。

科學家仍在試圖確定基因如何增加過動症風險,以及易感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的環境如何引發過動症、衝動和/或註意力不集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過動症症狀。對於過動兒的父母來說,重要的是要明白他們不應該責備自己。過動症的病因極為複雜。大多數環境風險,如遺傳風險,都是很小的、漸進的。

基因與過動症

過動症的風險存在家族遺傳。挪威最近一項針對 240 萬人的研究²顯示,父母一方患有 ADHD 的兒童中,17% 至 24% 也患有 ADHD。當父母雙方都患有註意力不足過動症時,33% 的孩子也會患有註意力不足過動症。

遺傳性的遺傳風險也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患有ADHD 的孩子的兄弟姐妹有26% 到42% 的風險患有ADHD。

過動症如何影響大腦

基因如何增加風險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確實知道,他們發現的許多基因在大腦中發揮作用。有些有助於調節稱為神經傳導物質的大腦化學物質,例如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它們與思維、注意力、學習和動機有關。

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水平低是ADHD的一個標誌,並且與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緒不穩定等 ADHD 症狀有關。2022年一項研究中發現基因控制神經傳導物質的方式存在差異位於大腦的尾狀核和額葉皮質區域—涉及控制注意力的區域。

基因可能與過動症患者大腦中發現的其他關鍵差異有關。其中包括涉及注意力的較小區域,包括前額葉皮質和基底節,以及調節運動的小腦。

環境和過動症的其他原因

專家認為,對於過動症遺傳風險較高的人來說,出生前後以及兒童時期的環境可能會引發過動症症狀。在某些情況下,某些環境因素足以直接影響大腦而導致過動症。可能涉及這些因素:

早產和低出生體重

對 6,000 多名參與者進行的 12 項研究的分析顯示,極早產或極低出生體重的 ADHD 風險增加了三倍其他研究也發現了一些風險,這種風險隨著出生體重的降低和早產日期的提前而增加。

鉛中毒

2020 年對涉及 17,000 多名兒童的 14 項研究進行了分析,與最低血液水平相比,較高的血液水平與 ADHD 的風險高出四倍相關。其他研究發現,鉛暴露可能會使風險加倍

童年時期的外傷性腦損傷

研究分析12,374名童年時期頭部受傷的人,生命早期的嚴重腦損傷會增加以後患 ADHD 的風險。腦震盪和輕傷不會增加風險

胎兒酒精綜合症(FAS)

患有這種綜合症的兒童是由於出生前接觸大量酒精而引起的,與患有 FAS 的兒童相比,患 ADHD 的可能性要高出五倍

什麼不會增加過動症的風險?

曾經被認為與過動症風險有關,但事實證明,這些並不會增加這種大腦疾病的幾率:

大量糖、食品添加物和/或不良飲食

沒有證據表明含糖飲食和添加劑會導致過動症。對於少數已經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來說,對某些食物或色素、防腐劑和其他添加劑的敏感性可能會產生影響,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電玩遊戲和看電視

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沉迷於色彩繽紛、快節奏的視頻遊戲,但根據兒童心理研究所的說法,沒有證據表明玩這些遊戲或看電視會增加風險。

糟糕的養育方式或混亂的家庭

父母導致過動症的想法源於對過動症兒童經常行為不端的天真的觀察,以及認為行為不端是不良養育方式的表現。沒有證據表明,管教不嚴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衝動,而這些正是多動症的特徵。

疫苗

三項涉及超過 20 萬名兒童的大型研究表明,兒童接種疫苗不會導致過動症。

產前接觸菸草煙霧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過動症是一種風險,但根據 2022 年英國對 45 項研究的分析,事實證明,在子宮內接觸菸草煙霧並不會增加患過動症的風險。

事實證明,在患有多動症遺傳風險較高的女性中,懷孕期間吸煙的情況更為普遍。 

評論

請注意,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佈

健康專欄

View all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與腸道微生態:人體點樣反應?

牛肉進入身體之後會發生咩事? 食牛肉之後,身體會進入「高蛋白消化模式」: 胃部階段:胃酸(pH約2)與胃蛋白酶一齊將牛肉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鏈。此時釋放「胃泌素(gastrin)」促進更多酸及酶分泌。 小腸階段:十二指腸接收食糜後,胰臟釋出胰蛋白酶、脂肪酶,肝臟釋出膽汁乳化脂肪。 ...
從嗜睡症、慢脈搏到米諾地爾 (Minoxidil) 的全身動力學

從嗜睡症、慢脈搏到米諾地爾 (Minoxidil) 的全身動力學

當身體進入「慢模式」——嗜睡症與自律神經的連結 嗜睡症(Narcolepsy)是一種大腦覺醒系統的紊亂,患者在日間容易突然進入睡眠狀態。但其實,嗜睡症不止影響「睡眠」,還會影響全身的 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自律神經負責調節: 心跳快慢(交感與...
降血壓,唔一定靠藥!了解身體機制,從生活開始調節

降血壓,唔一定靠藥!了解身體機制,從生活開始調節

高血壓唔係「年紀大」嘅專利,愈來愈多年輕人都有血壓偏高。其實,血壓高並非只係「壓力大」咁簡單,而係整個身體系統出問題:心臟、血管、腎臟、神經、荷爾蒙都有份參與。

原糖 vs 紅糖 vs 白糖:哪一種更健康?

原糖 vs 紅糖 vs 白糖:哪一種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糖有「原糖」、「紅糖」與「白糖」。三者外觀、味道甚至用途都略有不同,但在營養與健康層面上又有幾大差異。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它們的製作方式、特性與對身體的影響。

籃球係有氧運動嗎?— 一文睇清有氧同無氧運動嘅分別、好處同平衡之道

籃球係有氧運動嗎?— 一文睇清有氧同無氧運動嘅分別、好處同平衡之道

籃球係全球最受歡迎嘅運動之一,無論係街場隨意投籃、定係正式比賽,都可以幫助身體活動。但你有冇諗過,籃球到底屬於「有氧運動」定「無氧運動」?兩者又有咩分別?點樣玩先至最有益身體?

本文會同你用簡單角度拆解「有氧」同「無氧」嘅概念,並講解籃球點樣同時結合兩者,最後再分享點樣令你嘅籃球運動更健康、更有效。

男士禿頭對策:了解雄性禿與5%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原理

男士禿頭對策:了解雄性禿與5%米諾地爾(Minoxidil)生髮原理

雄性禿是什麼?為何只在頭頂出現? 好多男士年過25歲開始發現頂部頭髮越來越稀疏,但前額線卻似乎仍然正常,這情況其實非常典型。這種情況稱為 雄性禿 (Androgenetic Alopecia),是男性最常見的脫髮原因之一。 主要成因來自兩方面: 遺傳基因: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禿頭問題,後代的...
發現死老鼠點處理?

發現死老鼠點處理?

喺屋企、後花園、廚房甚至車房發現一隻「死老鼠」唔係罕見事,但好多屋主第一時間會「嚇親」或者「即刻掃走」。其實咁樣反而危險!
死鼠可能帶有漢他病毒、鈎端螺旋體病、沙門氏菌等病原體,一旦處理唔當,吸入塵埃或者接觸體液,都可能感染疾病。以下教你一套澳洲、香港、台灣都適用嘅安全清理步驟。

老鼠與大鼠的衛生影響:對人體與家居健康的真正威脅

老鼠與大鼠的衛生影響:對人體與家居健康的真正威脅

「老鼠」同「大鼠」雖然都屬於齧齒類,但牠哋對人類健康嘅影響有明顯分別。本文會詳細講解牠哋嘅衛生差異、疾病傳播途徑、同預防方法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無人機醫療配送:低空經濟下的香港新契機 —— 從健康、醫療金融到商業模式的全球比較與啟示 在香港「低空經濟」監管沙盒下,無人機由數碼港跨海至長洲醫院,約 12 公里航線僅需 18–20 分鐘,相比傳統 45–65 分鐘大幅提速。本文聚焦醫療價值、醫療金融回報與商...